李道宗、杨师道、长孙无忌等人都在喝酒庆贺拿下安市城。
李世民由于有伤在身,被关志义要求不能喝酒,所以只能在一边干瞪眼。而关志义不习惯饮酒,也陪在李世民身旁。
闲得无聊的他就问到了,如何处理安市城俘虏以及高句丽的问题。
没想到李世民把这个问题推了回来,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起来,关志义对大唐的对外政策很不满。
就那突厥来说,辛辛苦苦拿下来如今还是一个属国的性质。更不用说吐谷浑和高昌这两个地方。
当年,对于如何处理突厥,他也是参与谋划滴。
只是由于年纪小,许多事情没有考虑周到。条件反射般的把现代化的泯族政策和大唐的方案就行对比,于是才会认同李世民他们的决定。
现在想来,要是当初用努化教育,被大唐征服的这几个地区早就……
如今李世民提起这个话题,他也就顺水推舟的拿了出来。
于是他说道:“陛下,处理高句丽的政策,完全可以用于突厥、吐谷浑等地。那么怎么处理战俘呢?臣觉得该如此这般。”
他的一番话,直接把李世民给弄懵了。
让高句丽和大唐所有的地方都推广儒学教育,并参与科举考试?别说朝中那些老顽固,就是他李世民都有些接受不了。蛮夷都读儒学,这是对孔圣人的侮辱。
至于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发展特铯产业,这一点他倒是同意。
只是李世民不知道每个地方的特点,自然拿不出适合的政策了。
别看他很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经济的作用,太宗皇帝还是不大理解。百姓安居乐业和生活富庶的差别,他还是不大理解。
最让李世民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是关志义竟然说要把所有人,包括杨万春都放了。
尼玛滴!
好不容易拿下安市城,你居然说把人放了?
这几万人要是再次集结起来,不又组成了一支大军了?这简直是拿士兵的姓命来开玩笑,说这小子祸国殃民也不过分。
要不是今天关志义酒杯都没有拿过,李世民都怀疑他喝醉了。
李世民最后忍不住心中的郁闷,说道:“关三郎,你什么意思,居然说把这几万人放掉?”
关志义慢吞吞的说道:“陛下,你这么激动做什么?既然你不同意这个法子,那么你的方案是什么?要知道数万人,一天消耗的东西都不在少数哦!”
其实,大唐的粮草本来就不够了,要不然历史上的李世民也不会班师回朝。
现在拿下了安市城,可是粮草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老关之所以提粮草的问题,就是要让李世民放人。可大唐皇帝可没有他那么无耻,把人家安市城所有的物资留下,士兵和百姓撵出去。
李世民说道:“什么叫做数万人要消耗不少粮食,难道放他们走,咱们就不给东西?”
关志义摇摇头,说道:“陛下,这个问题不是某决定,也不是你决定。给不给他们粮食,要看他们怎么做。要是他们当高句丽是大唐的属国,那么保证不会与大唐作战的情况下,给点粮草也是可以滴。否则的话,呵呵,凭什么给他们粮,又不是咱们大唐的子民。”
“不给他们粮食,天寒地冻滴,还不得饿死人啊!”李世民略显担忧的说道。
人道主义是许多人的心里底线。
不管对方怎么做,他们都认为自己应该有底线。
关志义才不这看呢。
他认为雷风叔叔说得好,对待自己人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
看我们国家,建国初放弃对倭寇的惩罚,结果呢?
几十年后,人家的领导人根本就不认为战争有错。要是想另一个战场的国家一样,把所有战犯都追杀掉,那些作为詹帆后代的人还敢嚣张?
为什么现代讨厌倭寇的人那么多,不是他们侵占过华夏,而是他们死不认错,还特别嚣张。
要说用华夏的力量还不能教训他们一顿吗?
那是不对滴!一切都源自某些人,拿着老祖宗那套仁者无敌的思想欺骗自己。
对敌人的仁慈,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不知道是那位先贤说的,但真的很准确。要是怎么让倭寇做战争赔偿,那么就是在给他们一百年,也别想成为强国。
作为愤青的关志义来到大唐,自然不会把那种腐朽的思想带过来。
什么人道主义,都塔玛滴见鬼去吧!
只有在敌人讲道理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同他们讲道理。敌人若不讲道理,我们就没有必要做任何忍让?
高句丽的士兵和百姓,真要和大唐对抗,就让他们朝廷自己想办法养活他们。
若是他们不与大唐做对,那么可以考虑给他们一些物资。
当然,关志义不会告诉任何人。他把没有粮的百姓赶往高句丽都城,还有另一个打算,那就是引起百姓的搔乱。
饥肠辘辘的难免闯入繁华的平让城。你说面对四处劫掠的百姓,士兵是举起屠刀呢,还是放任他们?
不管是放任还是制止,高句丽的内部矛盾都会加深。一个搞不好,难免就要造反闹革掵。就算不闹出大乱子,也会消耗平让城的军粮。
关志义当然不会对李世民说这些。
他说道:“陛下,这还没有到冬天,就算没有粮食的他们有些困难,却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你根本用担心,高句丽朝廷会照顾他们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