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梦回三国>第一百八十四章 广发矫诏

曹操回到陈留老家后,流着眼泪对父亲曹嵩说道:“父亲大人,孩儿不孝,今获罪而返,实在没脸见您。”

曹嵩自然也听说了曹操刺杀董卓的事,不管怎么说老曹还算是个开明的父亲。曹嵩闻言摇了摇头,欣慰地说道:“我儿为国除贼,虽未成功但也是我曹家的骄傲。为父知你向来坚忍不拔,此次回家必然再行义举,为父已经替你准备好些许钱财助你成事!”

看看,这才是真父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曹操当即跪拜在地,哽咽地发誓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辜负父亲的一片心意。”

曹嵩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儿胸怀大志,欲成千古大事,首先必须解决钱粮之事。正好为父在乡间有一好友,名卫弘,家中钱粮堆积如山,为人又仗义疏财。你若能请动他来帮助你,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曹嵩建议曹操首先解决军粮问题,表明他对军事略通一二。有如此优秀的父亲,难怪曹操能成长为一代枭雄。

初听之下,这卫弘分明就是个土财主!这种腰缠万贯,肥得流油的义士必须得拉到同一面旗帜下战斗。曹操当即打定主意,要亲往卫家游说卫弘出资相助。

次日,曹操带着典韦来到卫府,见到了卫家家主卫弘。此时的卫弘正值壮年,虽称不上雄壮,但看起来倒也像条好汉。

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犹如医生出诊一样,讲究的也是望闻问切!曹操进门后就一直观注着卫弘的一举一动,他在分析卫弘的品性!

经过观察发现卫弘为人颇为豪爽,举手投足之间不拘小节!曹操心中了然,当下也不啰嗦,直接道出了来意:“见过卫家主,在下曹家长子曹操,前些日子因刺杀董卓不成,不得已回家避祸。听闻家主为人仗义,操想请您资助些许钱物,助操招募乡勇成就大事。不过您放心,操不会白拿您的钱的,他日除贼成功必算上您一份功劳。”

卫弘自然知道来人是自己好友的儿子,方才听他所言又知其胸怀大志,于是存了考校之心:“呵呵,我若肯资助你,你当如何行事?”

卫弘算是问对人了,论天下大势、行军布阵,这世上还真是少有人能比得上文武双全的曹操。

曹操听后昂首而立,指天说道:“操当顺从天子心意,广发矫诏聚集四方义士,会盟共商灭贼大事。”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有魅力和魄力。只因卫弘是他父亲的好友,曹操就敢在他面前直言发矫诏起义除奸之事。要知道这擅发诏书可是灭门大罪,这曹阿瞒为了成事也是拼了!

不过卫弘倒没忌讳什么,反而对曹操这番话很是欣赏。如今董卓手上有傀儡皇帝刘协,可谓占据了天时,雒阳以东有虎牢、汜水等雄关,不得不说其也拥有了地利。曹操若想成事,当赢得人和,方能与乱臣贼子董卓较量。

不幸中的万幸,董卓上台后倒行逆施,惹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要不然曹操此举还真没法赢得民心,毕竟灵帝在位时干得也不咋样。

卫弘对曹操的计划非常满意,笑着应承道:“曹家有子如此,何愁家业不兴?我愿资助黄金千两,粮食万石,只望你成事之日不要忘记这份恩情。”

果然是有钱的主儿,出手就是阔气。这种富豪曹操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会轻易舍弃?为了进一步拉拢卫弘,曹操对天发誓道:“无论此次起兵成功与否,操必牢记卫公资助大恩。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永汉二年十月,曹操从卫弘那得到了大批钱粮的资助,随后向各地发出矫诏,力邀他们共同举兵来陈留汇合,共商讨董大事。

为了造大声势,曹操在陈留家中立起两面白色大旗。一面上书“忠义”,一面上书“除贼”。不几日便有不少英雄好汉慕名前来投奔曹操,其中一人名乐进,阳平卫国人,勇武非凡,深为曹操所喜爱。

又过了数日,曹操族弟曹仁曹洪闻讯率数千甲士前来投靠。曹操自然知道曹仁曹洪的本事,二人武艺皆是不俗。曹洪擅长练兵,而曹仁更是精通用兵之法。

家族的大力支持让曹操感动不已,他拍着曹仁的肩膀称赞道:“子孝来投,操又多一上将也!”

再数日,沛国谯人夏侯惇听闻同族兄弟曹操起兵之事,私下叫来族弟夏侯渊,二人共领手下千余壮士同来帮助曹操。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字元让,乃是开汉功臣夏侯婴之后。少有勇力,自学枪棒之术,十四岁拜于名师之下,期间武艺更是大成。后因有人辱骂恩师,夏侯惇一气之下便杀了此人,为躲避官府缉拿,他便逃到了外地。夏侯渊,字妙才,和其兄长一样,自幼拜得名师学艺,也是弓马娴熟,还精通带兵之法。兄弟二人皆为万人敌,乃当世之虎将。

半月之内,曹操便在陈留老家聚集起上万兵勇,又用卫弘资助的钱物打造军械来装备士卒。曹操不愧是军事大家,他将手下兵士分为长枪兵、刀盾兵和弓弩手三营,各有四千余人,分别交给夏侯兄弟和曹仁统带操练,曹洪乐进等将在军中担任副职。

军队建立起来了,但身为主帅的曹操身边却无亲兵使唤。深通将帅之道的曹操可不愿成为战场上“擒贼先擒王”的典例,于是又从各军中选出五百精壮之士组成亲卫营,名虎贲军,由大将典韦担任统领一职。

远在幽州的宇信听说曹操广发矫诏的事,当即饶有兴致地说道:“诸位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四章 广发矫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