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我是歌王>第439章 全明星

以上是夏侯长缨在is全明星民歌之夜结束之后发表的一篇长篇歌评的节选,同时,在那篇歌评里,夏侯长缨不止谈到了一首《大地飞歌》,还谈到了在他看来泾渭分明,地域明显的出自李悠扬之手的好多其他的民歌,他统一在最后把这些歌曲也都用“大地飞歌”这四个字概括了,或者,本身他就认为李悠扬用《大地飞歌》这首歌高度概括了其他的每首民歌!

当然,这都是后话,而现在,is全明星民歌之夜还在进行,夏侯长缨就算是心中有着诸多的震惊或者说情感想要表达,那么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发表长篇大论。

那么,这个时候能干什么呢?当然,只能听歌,能做到的也唯有继续听歌!

“简直不可思议!这次的全明星民歌之夜这才刚刚开始,李悠扬就用一首清新无比,耐听耐看绝对能抓住歌迷,特别是年轻人眼球的中国风《帝都》,以及两首大部头重量级的传统民歌,不是,或者说要是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和《大地飞歌》都不是真正的传统民歌,毕竟这两首歌里都有着浓厚的流行元素,和我们经常来讲的传统民歌真不是一回事。”

夏侯长缨完全浸入歌声里,没有继续发表评论,但是他身边的秦涛声却推了推眼镜,终于忍不住的发出声音来。

“但是,任谁也不能说这就不是民歌!或许,鹰老,就如同你刚才说的那般,这应该是李悠扬独创的这个时代的新民歌才对!真的是传世级的新民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无论是谱曲还是歌词都可以写进教科书,甚至写进语文课本也不遑多让,《大地飞歌》呢,恐怕就像您说的那样,以后任何一次大型的有关民歌或者民俗的活动,这首歌都是当之无愧的主题歌,甚至可以流传百年,使用百年!”秦涛声接着笃定的说道。

“不,涛声,传世级的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形式的新民歌却不是李悠扬最先创立的,怎么说呢,并不是我老了就喜欢往自家人脸上贴金,这种融合流行因素的民歌形式,我家瑶瑶应该是最先尝试的。”

“她的《小河淌水》和第一首《蝴蝶泉边》如果你也像我这样潜心的的研究民乐了,那么也会感受到,里面也是有着当代流行因素的,但是瑶瑶就是没有李悠扬这种彻底的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在创作第二首《蝴蝶泉边》的时候,就一下子太过的急于求成或者说激进了,一时间让因为传统民歌深入人心的歌迷不能接受这种转变,从而说她像流行妥协,从而让我们瑶瑶远走爱尔兰,唉....”

说到这个问题,夏侯长缨倒是醒转了过来,一时间也有一些感慨,但是,很快,他又再次激动的说到:“不过,好在瑶瑶的尝试还是正确的,她的思路也引发了李悠扬的共鸣,更是发扬光大,明确的提出了中国风的这个概念!但是,中国风好像又不能足够去概括李悠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和《大地飞歌》的这样的歌声,所以我才想到新民歌这三个字来代替,介于传统民歌和中国风之间,不偏不倚,很好很好!”

夏侯长缨一连说了两个很好,自内而外更是满意,秦涛声在一旁听的也是连连称赞,心说这样的老艺术家果真每一个都宝刀未老,席霜的嗓音仍旧清澈迷人,夏侯长缨对民歌的研究更是微言大义。毕竟,在民歌这一块,秦涛声也不得不承认夏侯长缨是里程碑,而他自己却果真没有太多的涉猎,毕竟,秦涛声还是主做流行音乐的音乐人。

两个人议论到这里便不再议论,因为此时席霜和李悠扬以及女神乐队的女孩儿们相互配合,早已经把《大地飞歌》唱完了,席霜也唱完了今晚的全部曲目和李悠扬他们一同下了舞台,不过唱完归唱完,这一场全明星民歌之夜之所以叫做全明星,那么就不会只是李悠扬和女神乐队一家,上一届is的十强俱乐部也要一一的上台献唱,当然,他们所唱的不再是即将参赛的压轴曲目,也是各类民歌。

所以,这个时间从艺海的西门云开始,然后接下来幻千羽、张由梦,东文娱乐的王如海、钱小宝、安梦、李如冰、雪诗;华彩文化的于乐天,强人组合、柳岸花开、席优优、韩文妙、长空鹰影音陈安然、魏东升、闻人广平、温若兰、梦如雨等人也纷纷上台献唱,但是大家唱的虽然是民歌,可是大都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少亮色,而且好像也都知道接下来的重头戏还在李悠扬和女神乐队的身上,所以大家都没有太多发挥,甚至每一首歌这样也都只是唱了一遍,或者几个人合唱一首,愣生生的将这近20首歌的时间压缩到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完成了!

不过,若是其中的亮色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那就是先上台的西门云和自由梦幻组合占了优势,两组人马分别一开始就唱了李悠扬的《敖包相会》,以及男女对唱翻唱了《康定情歌》,毕竟是职业歌手,那歌声的音准就算没有李悠扬版本的神韵,那么也都是教材级别的,好听不在话下,一样引发全场一阵阵欢呼声。

而到了后面,华彩文化的柳岸花开组合,东文娱乐的安梦,以及长空鹰影音的温若兰也捡了一个便宜,因为如今夏侯瑶瑶的声望随着李悠扬和中国风也呼呼的往上窜,所以柳岸花开和安梦、温若兰则分别演绎了夏侯瑶瑶的《小桥淌水》和两个版本的《蝴蝶泉边》,特别是当温若兰的《蝴蝶泉边》.....

我看到满片花儿


状态提示:第439章 全明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