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似乎对于“我大清”来说,这几乎就是一条定律,反正无论是怎么去谈,到最后总归是要割地,是要赔款,似乎真的是没有外交一般。
可实际上呢?
如果弱国无外交是因为虚弱的人根本没有力量的保卫自己,而在这种情况下,弱国比强国更需要外交!因为强国外交借助国家实力,多少都有以强凌弱的态势,外交的姿态也就来得粗犷。而弱国只有依靠外交的成功,才可能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尊严,它的外交必须细腻,必须技巧与严正结合。
也正因如此,“弱国更需要外交”这句话一直以来,无论是统监府时期也好,总督府时期也罢,都是外交人员需要铭记的一个原则。
越是弱国越需要用外交去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此,或许没有谁会比唐昭仪,这位外交部长更为了解,经历过朝鲜废约的他,自然深知外交的重要性。熟知如何利用列强矛盾为已用,也正是在这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唐昭仪和他的助手们学会了众多的外交技巧。
也就是在他们的外交技巧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东北以至于“大清国”的实力却在迅速的变化着,尽管现在,于时人的眼光看来,大清国被九个地方总督所“分裂”,中央政权权威空前下降,但在西洋人的眼中,他们却像是看到了“一个帝国的春天”——看到了国人在用政治手腕解决纷争,相比于国人似乎那作为摆设的议政会,对于西洋人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与之相衬的军事实力上的进步,同样被西洋人看在眼中,以至于令其对“清国”的力量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也正是基于这一错误的判断——大清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当然这其中也有英国出于抑制俄国战略上的需要的刻意为之。而在“夏维夷事件”后,更是令国人志气大涨,似乎当真一夜成为了强国。
当外界因此产生误判的时候,作为外交官员的唐昭仪却非常清楚,揭开所谓的“强国”的面纱,这个国家依然是虚弱的,掀开了所谓的“他国尊重”的面纱后,依然可以感受到来自西洋人的歧视与轻蔑。
非得通过一场战争来获得强国地位!
即使是作为外交官,对于从战场上获得“强国地位”,唐昭仪也不会持一丝怀疑态度,地位不是他国施舍的,没有战场上击败一个列强,没有任何人会承认你是强者,不过认同归认同作为外交官的他又岂不知道,打一场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固然是人们所希望,而另一种呢?无疑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外交官需要有冷静的头脑,需要有清醒的意识,可有时候,即便是在心底反复念叨着“冷静”,那冷静的头痛依然会失去控制,就像现在,就像此事,在同荷兰领事的会面结束后,几乎是在将对方送上马车,转身在的瞬间,一句粗话便从唐昭仪的口中迸出。
“丢他老母啊,”
一声粗话之后,唐昭仪又恼怒的说道。
“当真以为我们不敢打仗吗?”
这也难怪,为了能够在荷属东印设立领事馆,在“总理衙门”的委托下,唐昭仪作为谈判代表,同荷兰方面已经谈了整整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双方的谈判远远谈不上顺利,甚至荷兰压根就没有想要谈判的诚意,在一些问题上,更是寸步不让。
这不,谈判又一次搁置了。
荷兰人的轻视,更准确的来说,是荷兰人的歧视,如何能不唐昭仪恼火。
“大不了一拍两散,大家枪口对枪口,炮口对炮口的说话!”
若是换成其它的列强,或许唐昭仪还不至于如此,但在他看来,荷兰只是一个小国,不可能作出太过强硬的表态,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谈判的受挫,甚至让他怀疑起自己的谈判策略发生了问题,但今天的谈判,却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一点——荷兰人之所以无意谈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骨子瞧不起咱们!然帅!”
坐在大帅的面前,将谈判的进展一一加以汇报之后,唐昭仪用愤愤难平的态度的说道。
“以我看来,这次如果想要取得进展,非得持以强硬态度不可!”
他的话声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大帅说道。
“方今之世,西洋人待华侨最为残酷者,当数荷兰为最,且不闻百五十六年前的“红溪惨案”,便就是现在,荷兰人于其属东印,以严刑酷法来束缚华侨,以苛捐杂税盘剥他们……”
作为广东人的唐昭仪自然关心华侨的利益,毕竟他们大都是广东人,而在其提到“红溪惨案”时,唐浩然的眉头也跟着一跳,他自然想到了那位后世“砖家学者”口中所谓的“十全老人”、“千古一帝”对此事的反应。
“南洋事诚不法,然汉商素违禁久居其地,自弃化外,名虽汉人,实与彼地番种无异,揆之国体,实无大伤。”甚至那位所谓的“千古一帝”还对荷兰来使说“莠民不惜背诵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这就是所谓的满清对于所谓的子民的态度。
“根据法令,华侨被限制住在指定的区域,华人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搬迁,从傍晚六时半至黎明前五十半,如若出门,须带火把或灯笼,以便于监视,想要从居住区到另一地区旅行或探亲,需要事先提出申请,手续繁琐且费钱……到达目的地后,需在24小时内向当地政府申报,否则会受到惩处……”
唐昭仪一边说,一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