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帝国的朝阳>593.第593章 决战(新书发布,求支持)
们没有任何关系。

几乎是与此同时,当商德全再次建议库罗帕特金投降的要求被拒绝后,在简单的休整之后,东北军对包围圈内的俄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为了能够突破俄军阵地。在不到15公里突击面,东北军集结了超过两千门榴弹炮、迫击炮,尽管其中60毫米、81毫米、120毫米迫击炮占大多数。可是,这种炮击依然足够震撼天地,炮群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

瞬间,天地间充溢了轰轰烈烈的巨响,瓦砾、铁丝网被掀到空中,俄军的阵地被一再的轰坍,而东北军则在炮火的掩护下,不计代价的发起了总攻,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他们或许弹尽粮绝而无法坚持。对于东北军来说,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时间,对于东北军来说,这将是最后一次的总攻!

一个又一个阵地被突破的现实,战事无法持续和东北军总攻的现实,直接导致库罗帕特金再次向圣彼得堡发电请求:

“部队弹尽粮绝。……任何继续抵抗毫无意义,请即刻允许我们投降!”

库罗帕特金已经记不清自己第几次发出请求投降的电报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会选择逃跑,但是他却根本逃不掉,他并不想担负投降的名声,但是现在,对于他而言,似乎并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在他又一次,发出电报之后,圣彼得堡那边的的回答依然是那么冰冷的一句话。

“西伯利亚军团正在全力增援你部……”

一句简单的回答,道出了圣彼得堡陆军参谋部的现实——没有任何人愿意承担投降的责任,所有人都和库罗帕特金一样,他们都不想在这场注定的失败中去承担责任,甚至陆军参谋部之所以会将俄国最后的武装力量调往西伯利亚,为的并不是撕碎中国人的防线,而是为了向世人去证明,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他们的立场有多么的坚定,他们是希望库罗帕特金的坚守下去的,只是库罗帕特金个人不争气,他个人选择了投降,与陆军参谋部无关!

是的,在官场上每一个人都会去琢磨着这一切,每一个人都不会去担当责任,如果有可能躲避的话,他们都会去躲避。

而对于无从躲避的人们来说,他们却是没有选择了,这一天决战开始之后,两只铁拳,终于在这最后的时刻,在后贝加尔发生了最为猛的烈的一次碰撞。

战斗的结果,实际上二十几天前,第一次攻击开始时,结局就已经注定,在今天,在最后的总攻开始之后,在东北军撕破俄军的防线,十个旅的预备队投入战场之后,胜局已定,战斗实际上从这时候就已经发展成为肃清残敌的战斗,弹尽粮绝而且看不到援军的现实,只让包围圈幸存的十余万俄军士气沮丧,面对秋风扫落叶的攻势,已经完全丧失勇气的俄罗斯官兵开始成批成批地缴械投降。

而当天下午四时左右,东北军进攻部队通过俘虏获知俄军司令部就设在附近一座村庄的地下室时,立即调动了一个团的部队将半堡垒化的市镇包围,并切断了通向司令部的所有电话线。

此刻,在昏暗的地下室,库罗帕特金坐在一张行军床上,他的神情恍惚。他已经知道了为什么没有圣彼得堡的直接命令,他已经知道了他的那些同僚们,正在干什么,也许,他们正在等待着他“自作主张”的电报,然后他们会用一种悲愤填膺的语气在圣彼得堡华丽的房间去,去指责他,指责他的失败。

再接着在圣彼得堡的社交圈中,每一个人都会去嘲笑他,嘲讽他,库罗帕特金这个名字会和后贝加尔一样,成为人们口中的笑柄,没有任何人会去分担他的失败!

当然,也没有任何人会去同情他。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又一封劝降信被送到了他的面前,这是在东北军的先头部队包围了其所在的市镇之后,根本命令送出的劝降信,由后贝加尔作战军司令官商德全亲。

那是一封没有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劝降信,不过在那封劝降信中却点出了库罗帕特金的“卓越指挥”,当然也许在外人看来,那不过只是对对手的夸奖,同样也是在抬高自身,但对于库罗帕特金来说,他却更愿意将这视为对个人的肯定,因为他的确非常卓越的指挥了这场战役,只是……上帝并没有站在他的这一边。

已经没有了其它的选择了!

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

一次次的在心底思索着,终于库罗帕特金站起了身来,纵是再不愿意担负责任,现在他也没有了其它的选择,因为他非常清楚,再战斗下去会是什么情况,甚至就是连同他个人也很有可能死在这里。

“幸好俄罗斯没有处决将军的传统!”

不知是庆幸,还自嘲,在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圣彼得堡的同僚们所抛弃之后,库罗帕特金终于还是做出了一个选择。

远东军司令部的电报室,传来了“哒哒哒”的按键声。9月27日下午5点15分。也就是在这一天的夕阳落下的时候,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面对司令部被包围的现实,库罗帕特金这位远东军的司令官命令下属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

“现在,司令部已经被中国人的精锐部队包围,他们随时都能会攻入这里。在这里,我们向国旗敬礼,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中国东北军就在门外,请不要联络,我正在毁坏电台……”

随后,俄罗斯帝国远东军电讯中断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事实


状态提示:593.第593章 决战(新书发布,求支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