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帝国的朝阳>643.第643章 停战日(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不易!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停战了!”

晨光晦暗,刺脸的晨风一阵阵吹打着观察所的胸墙,吹打着李龙的眼睛,严寒使他淌出泪水,无法了望。

停战条约签字了!

一个小时前,从电话中传来的命令已经清楚无误的告诉了所有人一个事实。

战争结束了!

谁是胜利者?

如果是在后方的话,也许会有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还会去讨论,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总之,对于后方的人们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总是那么简单,他们关心胜利、关心得到,但是,这一切,对于奋战十个月的军人来说,他们是不曾关心的。

对于前线的战士来说,他们甚至不再像最初那样关心胜利,十个月的征战,足以让最顽强的战士为之疲惫,十个月,对于后方的人们来说,只是短短的三百多个日夜,但是对于前线的战士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

十个月前,李龙只是新兵,他的领子上扛着的不过只是一等兵的军衔,而现在他却已经是一名上士了,甚至还是上士代理排长,就半个月前,他奉命补充进了113师,这是一支曾属于北洋军的部队,他的身边是一群南方人——这是来自浙江的部队,他们说的话是一嘴的浙江话,作为排长的李龙,如果下属们说快了,他甚至无法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当然,这比他调到115师中的战友要好很多——那是来自广东的部队,那些广东兵说的是一语外人根本听不懂的广东话,在113师,很多时候,他可以猜,但是在115师,别说猜,就是蒙也蒙不对,以至于他们甚至需要翻译。

这就是现实,中国太大,方言太多,也正因如此,他才意识到,为什么在国民学校之中,他们需要学习发音,需要把土音土语变成“国语正音”,一个国家,必须要用同一种语言,至于土音土语至少在军队中,会给指挥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李龙才会要求他的士兵必须要学习“国语正音”,按照他的话说,作为“帝国军队一员,必须要学习“国语正音”,而且这是身为国人的骄傲,当然他自己的“国语正音”也不见得标准,但很快,他就发现,相比于他,那些浙江兵学起“国语正音”,似乎比他有着更多的天赋。

“停战了!停战了……”

在战壕之中,尽是欢呼的战士们,他们激动的跳着,蹦着,甚至不顾寒冷的脱掉厚厚的大衣,不顾危险的跳到战壕外,在那雪地中跳着,这是第一次,他们不需要再去担心来自敌军的枪弹,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弯着腰在雪地中挣扎着发起进攻,然后像笨拙的动物一样,被敌人用枪打死。

现在,战争结束了!

很快,他们就能凯旋了,是的,他们将要凯旋归国了!

他们肩负着家乡的重托来到这里,现在,他们将要凯旋归国,将要荣归故里。

看着那些满面欢笑的战士们,李龙并没有阻挡他们,甚至他自己也顺着梯子走出了战壕,来到了雪地中站着,在他们的前方百米处,就是俄国人的阵地,相比于他们,俄国人的阵地里却没有那么欢腾,似乎俄国人还在适应着这个消息。

望着那一张张脸庞,李龙突然想到十个月前,战争爆发的时候,他身边的战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似乎想不起来他们的相貌了,甚至就连同他们的名字,他都记不清了。

李旦、徐力……

而现在,当李龙慢慢的想起他们的名字的时候,他再也记不清他们的脸庞,而他将视线投向身边的战友们,听着他们用家乡话在那里欢呼着的时候,他突然有一种想要哭的冲动,因为他记不清曾经的战友,只记得那一张张钢盔下的脸庞,似乎都是相同的,他们的笑容都似乎被定格在了某一瞬间。

“阿国!”

突然,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白色伪装服的战士扔掉头上的钢盔,跑到了雪地中,他跪在那里大声的喊着。

“我们赢了,你听到了吗?我们赢了……”

“柱梁……”

“大力”

一个人开了头,更多的人在那里喊着他们战友的名字,更多的人跪了下来,先前的欢呼声在这个时候,完全变了模样,没有再去欢呼,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他们最为亲近的战友。

欢呼声在这个时候,为哭泣声所取代,终于,这些百战余生的战友们放声大哭起来,而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指责他们的软弱,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轻视他们。

在随军的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的时候,李龙却继续往前走着,他走到了两军交战的中线,在雪地中,他似乎看到了一截断臂,这被冰雪掩盖的断臂,根本分不清是中国人的还是俄国人的,它就这样孤零零的落在那里,

在这片满是冰雪的冰原上,曾经随处可以看到尸体,在过去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那些从南方增援过来的部队,根据命令,像疯子一样的进攻,他们一路推进到了叶卡捷琳娜堡,他们那个


状态提示:643.第643章 停战日(为新书求支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