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走进唐朝>第十一章 没文化真可怕

每天李烨师弟六人在湖边除了一起练武,就是挖野菜、下湖叉鱼,闲下来的时候,李烨还教他们认字、写字。

开始的时候师弟们并不很积极,不太愿意跟着李烨学习,李烨这群的师弟们岁数都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但因为贪玩,家里贫穷,父母也付不起先生的学费,也就没有要求他们上学,时间一长李烨这群师弟们心就野了,根本就学不进什么。

李烨没有办法,只能使用胡萝卜加大棒威胁和引诱几个师弟们,最后加上齐叔在一旁的帮助,才搞定这群野人,勉强的同意跟着李烨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李烨拿出李建学习的千字文与论语十篇来教他们,但很快的发现,千字文与论语十篇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

没有办法,李烨在思量许久后,还是决定剽窃北宋以后出现的蒙学经典《三字经》娘亲,美人已躺好。反正李烨剽窃别人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次,心里早就没有负疚感了。

李烨之所以选择《三字经》,是因为《三字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的韵文极易成诵,而且《三字经》内容包括了古代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lún_lǐ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当然三字经里面的一些还没有发现的事情,被李烨有意无意的忘记了。

琅琅上口的《三字经》让师弟们耳目一新,不过让师弟们愿意跟李烨学的原因主要还是李烨独特的教学方法。

每天李烨只教几句《三字经》,遇到《三字经》里面的人物事件,李烨就编一些故事讲给他们听,每次听后师弟们都兴高采烈,背诵的时候就更有劲了。

在讲到:夕孟母,则伶楚。子不学,断机楚时。李烨给他们讲:古时候有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到知识,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编织东西来挣钱让孩子读书。但是,有一天,孩子说不再读书,母亲听了,马上把编织机拿剪刀把绳子都剪断了,说孩子不学习,自己那么辛苦也没用。孩子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学习。

当讲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时。李烨给他们讲:黄香是三国时期东吴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睡觉前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被窝,夏天睡觉前用一把小扇子给父母扇风。黄香对父母能尽孝道,是为人子者的好榜样。

当讲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李烨给他们讲:汉朝时一个叫孔融的人,四岁的时候就知道长幼有序,吃梨的时候,自己年纪小就吃小的。所谓“三岁看老”,四岁的孩子谦逊之礼如此,方知其后必有大成。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友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错特错了。不但有违兄弟之道,也有违孝道,因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通过李烨编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李烨的师弟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许多道理,平时的表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最顽皮的张家三兄弟也知道回家帮母亲做一些事情了,严力不再惹家里人生气了,丁强兄妹俩还主动的照顾生病在床的爷爷、奶奶。这些变化都让李烨与齐叔感到欣慰。

平时只要不练武,在挖野菜时、湖中叉鱼时,李烨总是与师弟们一起背上几段,背的好的还奖励他们先吃烤鱼。李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师弟们很快的就掌握了几百个字,还会写自己的名字。

教完李烨改编以后的《三字经》,开始教他们《千字文》时,师弟们就有些不耐烦了。让李烨最生气的是张家三兄弟,尤其是二师弟张天成还振振有词的辩解:我是来练武的,会写自己的名字不就可以了吗?我又不想当官,学这么多有什么用啊。李烨听后差点想暴起把二师弟暴打一顿来解气,为此李烨在心里吐了三升鲜血。

其他师弟虽然没有像二师弟那样直接说出来,但一个个的表情还是让李烨很无语。有时候,李烨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对牛弹琴。

唯一让李烨欣慰的是小师妹丁怡,虽然她不喜欢练武,但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却是无比高涨,每天都缠着李烨教她读书认字,搞点李烨以为小师妹是不是卓文君、李清照转世了。

没有文化真可怕,后世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文化,就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很容易在乱世中迷失自我。

跟他们讲道理,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不理解啊,你难道告诉他: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以为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会有机会出人头地,就会成功。

如何搞定这群师弟们,还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李烨只有换一种思维方式教育这帮师弟们了,既然他们喜欢听故事,李烨就讲故事给他们听。

讲什么故事呢?是一个值得考虑、研究的问题庶女重生。李烨首先想到的是后世的四大名著,现在李烨的脸皮已经堪比长城的城墙了。

讲《水浒传》,不行,故事里那些人物好强斗狠,江湖义气的成分较多,遇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容易把善良的师弟们带坏。讲《西游记》,也不行,书中有太多妖魔鬼怪,这不是宣传封建迷信思想吗?要是把天真的师弟们搞的疑神疑鬼的怎么办啊!讲《红楼梦》,更不行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