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走进唐朝>360.第360章 新城五年规划(五)

李烨的道路收费计划过于庞大,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计划的欠缺性。

那么李烨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条道路呢?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尝试修建莱州和登州的道路,提高涉及州县之间的经济交流,联通蓬莱和新城,使北方海运的物质快速的到达新城。海运有海运的好处,运载能力大、价格便宜,但是海运却没有道路运输快捷的优势,同时在唐代道路运输比海运更加的安全。

另一方面,随着战乱将起,中原上大量饥民涌入莱州,莱州和登州根本无法安置这些饥民,只能运往辽东半岛,把饥民从蓬莱运送到北方和从新城运送到北方,当然是从蓬莱比较方便、快捷,而且更加的安全。

“接下来,再说说即墨周边三十万饥民的安置问题,去年已经有十万多饥民在即墨西边发开大量的农田,据初步的统计,可开发的农田可以达到二十五万亩,这些农田可以养活三十万到五十万的饥民,但是如今河南道大旱,今年至少有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饥民涌入即墨,这些农田根本无法满足这些饥民的需要”,李烨先介绍了一下严峻的形势。

“所以,某考虑将大部分的饥民迁往辽东半岛,在大行城周围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发开,初步统计可以开发三十万到四十万亩,养活一百万人口应该没有问题。同时在清川江两岸还有大片的土地,再养活一百万人口也没有问题,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饥民运送到辽东半岛,如何快速的安置这些饥民”,李烨说道。

莱州和登州以丘陵、山地为主,并不适合大量快速的安置饥民,而且河南道大旱,莱州和登州也受到影响,短时间内也无法将这些饥民安置在两地,而且两地并不受李烨的完全控制,其中的问题不少,比如修建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安置饥民。

辽东半岛就不同了,那里地广人稀,李烨一手遮天,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必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很快的安置、稳定好饥民。现在唯一的困难就是如何将这些饥民送往辽东半岛,现在李烨手中能运送人员的船只并不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跨越二百里的海峡,将饥民直接从蓬莱送往对岸的都里镇,在那里让饥民步行到大行城。

可是现在都里镇还在辽东五岛的手里,李烨并不想在这时候与辽东五岛有什么冲突,如果这样李烨就必须多走五百里的海路,将饥民运送的孤山镇,时间上就有些吃紧,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在一年内将一百万人口运往辽东半岛大行城。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现在李烨手上的船只加起来也不过十艘,算上马上要下水的两艘千石战舰和五艘五百石的福船,能动用的也不过十七艘,如果用这些船只运送一百万人口,估计这些人都要饿死了,怎么办呢。

现在辽东半岛严力手上有五艘福船,吕泰新到两浙带走了一艘千石战舰和两艘福船,加上这些李烨也不够运输人员的。算算李烨手上的运输能力,十七艘船只一次最多可以将三四千人运往孤山镇,来往一次需要二十多天,一年最多可以运输二十次,算起来也就可以运输十万人到达辽东半岛,这可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众人都很清楚,新城船厂以前一直在建造大型的战舰,根本没有时间建造商船,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谁让李烨一心想建造战舰呢?

“李刺史,可不可以先运送一部分人到辽东半岛,剩下的饥民先即墨附近安置”,玄机道长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然可以,问题是剩下的人怎么办,如果能在即墨周围安置饥民,饥民还会离开即墨吗?这才是李烨头疼的事情,古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可能离开家园背井离乡的,只要有机会古人还会落叶归根。

“问题是饥民越来越多,饥民周围根本无法安置,一旦让饥民安定下来,就很难让饥民再次背井离乡前往辽东半岛”,李烨说出自己的忧虑。

张天成在一旁说道:“这还不容易,让饥民中的年轻人先去辽东半岛,等稳定后再把老人和孩子送往辽东半岛”。

“对,这个办法可以考虑”,李烨一拍脑袋,张天成给李烨打开了另外一扇解决办法的窗户。即使以现在的运输能力,将十万年轻饥民送往辽东半岛,一来先解决了农田开发的问题,二来等于将五十万饥民栓在了辽东半岛,只要机会合适就可以把这些人送往辽东半岛,让他们家人团聚。

“丁强,明天开始统计即墨周围的饥民,告诉他们第一批去辽东半岛开发的人,每户可以得到五十亩免费的土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可以得到优先照顾,不愿意离开的饥民,开发出来的土地将按照出工的多少,最多一户二十亩”,李烨向丁强吩咐道。

“好的,某明天就安排人手处理这件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运输人员”,丁强回答道。

“先将愿意去辽东半岛的年轻人统计出来,安排人手将他们从陆路送往登州蓬莱县,预计四月中旬前后可以启程到达辽东半岛,正好赶上春耕”,李烨说道。

李烨回头与王海说道:“王翁,等这批战舰建造完成后,船厂立即开始全面建造千石商船,再招募二千名学徒,从原来工匠中抽调出一千名技术好的工匠,马上送往大行城,扩建那里的船厂,争取一年内建造三十艘到四十艘千


状态提示:360.第360章 新城五年规划(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