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和杜芸身上都有这个时代女性商贾的明显特征,都是丧夫之人,丈夫留下一笔产业需要打理,在这种环境下,女商贾利用自身的顽强意志撑起濒临倒闭的家业,同时社会的包容性也为她们搭起一座崭新的舞台,让她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叶婉从来没有考虑过跨海与倭国进行贸易往来,现在的家业已经足够自己和董真舒舒服服过上几辈子了,这次李延寿邀请吕泰新跨海东渡,叶婉知道这是李烨准备打通倭国海上通道,所以叶婉来了。在这个世界上,叶婉除了儿子董真,只能相信李烨了,李烨不仅保全了叶婉的家业,而且让叶婉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李延寿的计划跟几个大商贾都商量过,现在不过是拿出来宣布一下,在李延寿看来,这次倭国之行,所有的商品能够卖出一半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李延寿以前也没有组织过这么大的商队,而且李延寿也知道倭国的市场容量,这次跨海贸易完全不在李延寿的计划之内,所以李延寿很担心这次贸易不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其实李延寿的担心很正常,就算是后世跨国贸易,当大批的商品涌入一个国家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国家的购买力,其次是这种大量商品涌入后必须会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
李延寿和一些大商贾商量的结果是,先将商队的货物统计出来,然后根据货物数量的大小进行分批处理,数量大的商品价格适当降低一下,数量小的商品价格可以适当抬高,用盈利的商品弥补亏损的商品,总体上维持整个贸易的平衡。李延寿的办法得到了很多商贾的支持,毕竟大多数的商贾这次到倭国来并不是只为了赚钱,而是顺便了解一下倭国的市场,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贸易。
叶婉见大部分商贾对李延寿的建议没有异议,便说道:“这次我们来倭国主要是来考察一下倭国的贸易环境,并且跟倭国的商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下次再到倭国的时候,就有针对性的进行贸易,所以这次我们主要是把手中的货物卖出去,然后再带回倭国的货物返回江南,如果诸位没有什么意见的话,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等到倭国的商贾来到摄津,就有李翁负责跟他们进行谈判”。
商队的货物清单已经交给了平谨严,卖出多少货物就需要缴纳多少的商税,而且平谨严已经订购了一批自己需要的货物,其他事情就有大唐和倭国的商贾之间进行商谈,什么价格、多少数量不是平谨严能够管的。
其实现在李延寿的谈判地位十分不利,李延寿手中有大量的货物,平谨严知道后,也就意味着倭国的商贾也知道了,这时候倭国的商贾不拼命压低李延寿的价格才怪呢?李延寿不可能因为倭国商贾压低价格,就不出售手中的货物,谈判价格的主动权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倭国商贾掌握了。李延寿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准确的来说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考虑不周全,其他商贾的想法跟李延寿差不多,而且也抱着可有可无的想法,并不多在意这次与倭国的贸易,注定这场谈判会以失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