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一百七十二章 选边站

“子昂啊,这个事……”王允轻轻‘荡’着杯里的水,吹了一口后,‘欲’言又止。 其实那就是杯凉水。

朱广坐在他对面,处之泰然,似乎并不奇怪对方会有这种反应。

又一阵,王允放下杯子,啧啧两声:“子昂将军,我这么说。贾子厚是你的亲娘舅,他的‘女’儿嫁给了我的侄儿,而我又没有儿子,所以,论起来,咱们是亲戚,对?”

朱广喝了口水,轻笑着点了点头。

“按说,我是应该支持你的。”王允说这一句时语气十分坚定。但马上话锋一转“可这事非同小可!袁太傅为什么坚持请天子移驾河南?”

“晚辈愿闻其详?”

王允那手指用力点着案板:“因为冀州不能呆!如果不是你回来得快,黑山贼几乎要打到行朝了!现在张燕虽然暂时撤军,可难保不会再反!还有青州黄巾,也不乏卷土重来的可能!你是带兵的,应该清楚这利害关系!”

“晚辈清楚。”

“所以啊,人家不是无事生非。你要反对,得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大将军现在又是这种情况,你反对有用么?”王允手一摊。

朱广低着头想了片刻,似乎无言以对。

王允借举杯抬手之机冷眼看着,心说还是嫩了点啊,朝政这个东西,可比冲锋陷阵复杂得多,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半晌后,朱广抬起头来,笑容依旧:“子师公,咱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讨论这事?”

“哦?愿闻高见?”

“如果,天子移驾河南,子师公何去何从?”朱广问道。

“这个,自然是随天子车驾南去。”

“好,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天子离开邺城,那就不存在回不回来的问题了。大将军现在已经无法视事,行朝就只由一个人说了算,到时候他会置子师公于何地?”

王允面不改‘色’,抿了口水,轻松地说道:“我本是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子师公就不用想了,袁氏一定会保举曹‘操’出任此职。这也是他留在关中的原因。”

王允仍旧从容:“那,量才录用嘛,总不至于将我束之高阁?”

朱广长长地“哦”了一声,似乎词穷了,尴尬地笑了笑,起身揖手道:“那,这次来,确实是我唐突冒昧了。晚辈还要到别处去唐突冒昧,告辞。”

王允正喝水呢,一听他还要到别处去的“唐突冒昧”,一口呛得直咳嗽,偏朱广又拔‘腿’往外,他说不出来话,只得拼命招手。

“子,子昂将军!留步留步!”

“子师公还有何指教?”朱广回过身,笑mī_mī地问道。

王允顺平了气,上下打量,一边摇头一边笑:“没看出来,没看出来,别着急走,坐,咱们再探讨探讨。”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都失笑。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搞这一出,对不对?

重新落座后,王允说话就不比先前了:“子昂啊,我这么叫你,不见怪?”

“哪能呢?在公,您是我的前辈,在‘私’,您又是我的长辈,正该如此。”

“好,既然不是外人,那我就有话直说了。”

“直说直说。”

“怎么,我听你言下之意,是已经有些想法了?”

朱广琢磨片刻,趋身向前,轻声道:“有一点,我相信子师公没有异议,袁氏之所以争取请天子移驾,并非完全出自公心?”

“没错,无非就是一个字,权。”

“所以,一旦天子到了黄河以南,那行朝的领导权,就在袁氏手里了。晚辈不是刻意诽谤,袁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在关东地区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假以时日,天子成年,到了该亲政的时候,怎么办?”

王允微微点头:“不错,这确实是一个隐患。咱们刚把董卓撂倒,保不齐,将来又出一个啊。说来,董卓不就是袁绍招来的么?”

朱广更进一步道:“所以,子师公和晚辈这种非袁氏族类的大臣,要有防微杜渐之心。”

“可是,子昂,恕我直言,光凭你我,是无法阻止袁氏的。如果是大将军,那还有可能,但……”

“没关系。”朱广一摆手。“所谓防微杜渐,就是指,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他,那就要掣肘他,让他不敢生出异心来。”

听到这儿,王允算是听出些意思来了。本想保持一个长辈大臣的风度,但既然话都说得这么明了,又何必装那样子?再说朱子昂也不是外人。

一念至此,遂道:“你详细说说,怎么个掣肘法?”

朱广一时不语,思索许久才道:“晚辈打个比方,如果说,子师公你是并州牧,掌一州之军政大权,而并州又素来出强兵。如果有人怀有异心,他能不忌惮你么?”

跟明白人说话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闻弦歌知雅意,说得通俗一点,你屁股一撅,他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王允听罢,似笑非笑,片刻后,沉声道:“我会尽我所能,联络更多的大臣。”

“那晚辈就敬候佳音了。”朱广揖手笑道。

告辞时,王允执意亲自送他下堂,望着那将近八尺的提拔背影,心中暗道,多少人以为董卓一死便可天下太平。

何其愚也?

董卓妄议废立,所图无非也就是一个“权”字,他这死了才多久?袁氏便继续干着他的勾当,只不过方法不那么‘激’进,手段不那么残暴而已。

话说回来,就别指责袁氏了,自己刚才和朱子昂所议,不也是为了谋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选边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