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霸王孙策>58、江东的小团体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能。

如今以孙策为中心的江东利益建团,事实上已经分成了几个小团体。

有的小团体立场鲜明,有的小团体事实上还比较模糊并不明确。

其中有最为鲜明的三个小团体,分别是孙策最为信任的亲军五司,数量庞大的孙氏宗亲以及势力盘根错节的吴郡四姓。

所谓的亲军五司,顾名思义,便是侍卫司、三司衙门和内卫司。

孙策之所以建立亲军,便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这是整个江东最庞大的小团体,也是绝对忠于孙策的小团体。

陪戎中郎将周瑜和虎步中郎将徐盛是其中的代表,虎贲校尉太史慈、威武校尉李襄、以及其余侍卫司诸将则是其中的中坚。

亲军五司,这个小团体的缺陷在于,他们拥有江东最强大的武力,但对于文官集团却缺乏影响。

甚至可以说,整个亲军五司之中没有一个文官。

然而,亲军五司的优势在于,他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只效忠于孙策一人。

孙氏宗亲,自然指整个孙氏家族,以及与孙氏有姻亲关系的家族。

孙氏宗亲这个小团体是庞大的!

这个小团体中,其代表人物是孙策的叔父孙静和孙策的舅父吴景。其中的中坚力量是孙策的堂兄弟孙贲、孙辅、孙瑜、孙皎,孙策的家奴孙河、孙海、孙江、孙湖、吴越,孙策的表兄弟吴奋、徐琨,以及孙策的姐夫弘咨、陈嘉。

从理论上讲,孙策最为信任的便应该是孙氏宗亲。

可是,熟知历史的孙策,并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这些亲戚。[t]

且不说历史上有多少兄弟阋于墙之事,便是孙暠这个前车之鉴也还未过去多少时间,更莫提孙权可能的威胁。

从某种程度上讲,孙策在有意识的削弱孙氏宗亲的实力。

孙策将他认为可靠的孙氏宗亲,全部调入了亲军五司之中。

比如说在侍卫是担任校尉的孙辅、孙瑜、徐琨、吴奋。还有几乎完全由孙策自己的家奴把持着的三司衙门和内卫司。

也就是说,孙氏宗亲和亲军五司在某些范围内是重合的。

一些人既属于亲军五司这个小团体,又属于孙氏宗亲这个小团体。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首先从属于亲军五司,其次才是孙氏宗亲。

而其他的孙氏宗亲,他们心里的想法,孙策并不清楚。

在孙氏宗亲看来,重要的是维护孙氏在江东的统治,而不是孙策的统治。他们之所以在目前支持孙策,是因为还没有人能够取代孙策。

若说在真实的历史上,孙权继位没有孙氏宗亲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既然有人可以取代孙策,那么孙策是否活着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孙策向来不吝于用最险恶的想法来猜测人心。

人心险恶,不得不防,尤其是自己的这些亲戚,他们为了维护孙氏的利益,甚至可以损害孙策的利益。

孙策是个自私的人,他从21世纪穿越而来,好不容易获得新生,如果跟历史中一样只能活到建安五年,那何苦重来一遭呢?

而吴郡四姓这个小团体,孙策对其是既利用又防备。

士族力量太强大,一定会威胁到统治者。

然而,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士族豪门出身。吴郡四姓有着太多的人才,孙策不得不用。

但是,孙策又要对其进行防备。

事实上,此时吴郡四姓的实力要比历史上弱了不少。

当年严白虎可是好好把吴郡四姓搜刮了一边,以至于吴郡四姓至今都没能完全恢复元气。

这样的结果,使得孙策不得不佩服自己当年的先见之明。

正所谓白虎跌倒,孙郎吃饱。

孙策打败严白虎之后,着实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吴郡四姓的代表以陆航、陆俊、顾雍、朱恒、张允为首。在江东诸郡上百个县中大量担任尉丞的四姓子弟则是这个小团体的中坚力量。

吴郡四姓的立场极为鲜明,就是维护顾滢在孙策后宫中的地位,立顾滢刚出生的儿子为世子。

没错,顾滢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就是吴郡四姓的核心利益。

整个吴郡四姓之间互为姻亲,可以说顾滢的儿子刚刚出生下来,就拥有了一大堆出身于吴郡四姓的亲戚。

就目前来讲,有孙策在,吴郡四姓翻不起什么大浪。而且,至少现在,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孙策现在死了,即使有吴郡四姓的强大力量,也不能绝对保证顾滢的儿子成为新的江东之主。毕竟,还有孙权在。

对于江东利益集团中的这三个小团体,孙策一直是听之任之的态度,时而打压一下这个,时而打压一下那个。

然而,对于华歆和孙邵来说,这三个小团体都不会接纳他。

除了这三个势力最大、立场最明确的小团体,其余的小团体能否接纳二人也是两说。

以张昭和张纮为首的江北文官,也是一个不小的势力团体。其中坚力量包括吕范、鲁肃、步骘、诸葛瑾、严畯、马忠、马钧、张承、张玄等年轻文官。

然而,这个团体内部并不是团结的,他们的目的甚至并不明确。

张昭和张纮的地位超然,乃是孙策倚为左膀右臂的亲信。他们虽然同样认为应该由顾滢的儿子继任世子之位,但是与吴郡四姓却并不对付。

很简单,江东的地盘就这么大,江北文官要来插一杠子,那么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江东士族就


状态提示:58、江东的小团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