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看该怎么办?”汪海洋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道,征询着曾益民的意见。
“拿到会上去,让他们互相讨论,你坐在那里看着就好。”曾益民若无其事地说。
“你呀你,又要耍坏,呵呵呵。”汪海洋笑出了声,用手点指着他。
“我没有啊,在这次推荐上,我是有倾向性的。”曾益民一本正经地说道。
“倾个鬼,一会我就叫他上来,这样看上去才没有破绽。”汪海洋说道。
曾益民这时才笑道:“那样才有朦胧感,被人一眼就瞧出来了,那会打击我的自信心的。”
汪海洋笑骂了一声“屁”,两人哈哈大笑。
作为一个城市的市委书记与市长,两个人的关系能随意到这样的地步是不多见得,原因很多,主要有几个:一是汪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宽宏无私的人,两人相似的性格使他们很快能坦诚相见;二是汪海洋的年龄比曾益民大很多,曾益民对他向对自己的长者一样,表达了足够的尊重,而汪海洋在私下里把他当做自己的小友看待,互相这样处理关系不好也难;三是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使他们很快达成了一致,必须联起手来应对,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们和谐融洽亦师亦友亦合作伙伴的关系。
陈育林来的很快,在电话里他就试探了古茂林一下,两位班长同时召见说明事情很重要,那就可以通过两人说话的语气、语速、心情、关键词等许多因素来判定到底是什么事,而现在他几乎可以肯定书记市长召见是昨天晚上和曾益民说好的那件事。
陈育林走到汪海洋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里面响起“请进”的声音,他整理了一下笑容后,才推门进来。
“汪书记、曾市长,你们都在呢!”微笑着坐在曾益民的下首,看着他们。
“哦。育林同志,刚才曾市长就工信局招商局的人事问题向我提了建议,推荐了几个人,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我想了解一下这几个人的情况,并想听听你的建议。”汪海洋交叉着双手看着他。
“哦,那是哪几位同志?”陈育林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位是江中区常务副区长张胜同志,一位是临港开发区副主任檀建明,这是肖晨光同志向曾市长推荐的,一位是工信局副局长廖和生同志,一位是市发改委陈凯同志,这两个是曾市长向我介绍的,你说说,这几个人的基本情况和你自己的意见。”
“这几位同志的情况我都是清楚的。张胜同志是以前杨书记侄儿的小舅子,以前是技术员出身…”
汪海洋“哦”了一声打断了陈育林的话。
要说陈育林在南江呆了那么多年,他是知道汪海洋对这位前任的前任是不太感冒的,所以他开口便将张胜与杨进的关系挑明,就在汪海洋心中给张胜留下了个第一印象。
“他就先不说了。檀建明呢?”汪海洋皱起了眉头。
曾益民心里暗暗赞了一声“高”。
“檀建明与萧副市长是亲表兄弟,亲姨家的儿子,他以前…”
“行了,说说另外两个吧。”汪海洋露出了一脸的不耐烦。
汪海洋的态度让陈育林心中大喜过望:成,自己这两下子都捅在关键位置上了,可是自己那个堂弟该怎么说呢!
“汪书记,我先说说陈凯吧。实不相瞒,这个陈凯是我的亲堂弟,所以我对他不好做评价,请汪书记回头叫顾副部长来和你讲讲吧。”
陈育林很聪明,他没有选择躲躲藏藏,直接挑明了关系。还故意避嫌。
汪海洋把手一挥:“不用,就听听你的建议,举贤不避亲。”
曾益民暗笑,到这就不避亲了。
“汪书记”,他还是开口插了话:“我看我先说说吧。上次我和这个陈凯见了一面,他向我做了一次汇报,有点印象。这位同志以前一直在城建局工作,是搞工程审核的,后来成立发改委后调过来的。”
他那眼睛看了陈育林一眼,那意思是“我没说错吧?”
陈育林赶紧点了点头,口里应道“是是”。
“这位同志一直干工程审核批复,业务上应该不错,不然组织上也不会提报他当这个副主任,所以看上去有些能力。”
曾益民的这番话让陈育林心中大为感激,这补得的太及时了。
“是啊,陈凯向来做事很积极,一直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文凭学历年龄都是符合要求的。”陈育林赶紧顺杆爬了上去。
他又接着说道:“至于廖和生同志,我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现在担任工信局副局长,吴进生的案子犯了之后,工信局就暂时由他主持全面工作,这位同志,有思想,能力强,但表达能力有些许不足,工作向来很积极主动。”
“嗯,这样的同志才能令人放心呐。”汪海洋点头点评了一句。
别看这漫不经心的一声肯定,陈育林已经是欣喜万分了。
汪海洋接着说道:“这个星期大家都很辛苦,我看这事放在下个星期一的常委会上过一下,到时再最后敲定吧”。
曾益民与陈育林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同意,然后两人便起身告辞。
到了电梯里,陈育林看着曾益民感激地说:“益民真是信人,多话我就不说了,谢谢了。”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曾益民摆了摆手说道。
出了大楼,两人各回各单位。
陈育林回到了办公室,心里高兴,抓起电话,先打给了陈凯。
“哥,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