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宜没有赶着回去主持谦远候府的事务,他难得空闲,这丘山寺曾是昭阳长公主隐居之所,那环境一等一的好,他免不得要游玩一番放松一下陈郁的心情。况且又有爱妻爱女相伴,小日子那是过得舒心。
谢媛是两夫妻的一块心病。
沈氏在此住了两个月有余,心中郁结早已放开。谢宜忙了两个月才有空来瞧谢媛,虽知她一切安好,但是人总要亲眼看过了才会相信。他现在最大的一块心病没了,游玩起来那是兴致勃勃。
一家三口今日去了山谷间的幽涧,因玩得兴起,回到丘山寺,太阳已经挂在远处的山尖上,红彤彤的将那天边的云都镀上一层金边。流云绮丽多姿,绚烂而明艳,却是一幅极好极美的夕阳画卷。
等在院子的却是丘山寺的和尚,他叫慧真,是个瘦瘦的高个儿,脸上却总带着温和随意的笑,是丘山寺颇为重要的一个人物,掌管寺庙里的诸多事宜。
“谢大人,谢夫人。”看见谢宜,慧真微微一笑,又对谢媛眨了眨眼。
谢宜连忙把坐在他肩膀的谢媛放下来,对慧真拱手,两人寒暄了几句。
慧真瞧了一眼谢媛,笑道:“今日看到令嫒,她的病可是完全好了。乖巧可爱,当真菩萨跟前的金童玉/女。”
“不敢当,不敢当。”谢宜连忙摆手,心里却是对这慧真多了份儿好感,“慧真师父且进来我书房一坐?”
为人父母的,哪里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女?况且谢媛这小模样,做观音跟前的金童玉/女那也是足够的!谢宜美滋滋地想。
慧真笑笑:“恰好贫僧也有事与谢大人商量,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谢宜把谢媛交到沈氏手里,给了沈氏一个眼神,沈氏笑着点头。男人们进了书房谈事情,沈氏牵着谢媛的手,吩咐小厨房的厨子做多几个斋菜,又叫了小丫鬟们取了几碟子小点心来给谢媛垫着肚子。
小孩子最容易感到饥饿,虽然游玩的时候稍微吃了点,但沈氏还是生怕饿着自己的宝贝女儿。
谢媛才吃了几口,沈氏的大丫鬟阿喜过来对沈氏耳语了几句。
沈氏脸上露出几分惊讶,道:“那便叫人给收拾一下,今天晚上叫他们到我们这边和其他人挤挤着睡吧。”又道,“夫君可曾说要做多几样小菜?你且问了,若是,便告知小厨房那边的人;若不是,便回来。”
谢媛听觉灵敏,阿喜走后,她问:“可是客人?”
沈氏拧了拧她鼻子,当然是轻轻的,她笑骂道:“小机灵鬼!都听到了还来问你娘!”
又道:“你爹热情好客,交友广泛,泰半是要请他们吃一顿饭的。”
“即便回到家里,他也会时常在府中设宴,不过鲜少留宿客人便是。媛儿可要尽早适应着些……不过内宅妇人少见外男,你爹摆宴只是不与我们一同用膳罢了。”
“就像今晚,如果没有意外,你爹是不会陪着我们用膳了。”
半个时辰后,谢宜身边的小厮赵习过来,请沈氏带着谢媛一同到厅中用膳,这是要见外男了。
沈氏稍微诧异:“那客人何人?”
赵习抬头看了眼沈氏,道:“夫人娘家人,沈家旁支,算起来应该是夫人的堂侄儿。”
“哪位?”沈氏问。
“沈琅,字子初。”赵习道。
沈氏想了想,她不曾记得这么一个小辈,沈家枝繁叶茂,子孙很多,她这个外嫁女即便回了娘家,认识的也是嫡系子弟,旁支人太多,沈氏都懒得一一去记忆。
虽然奇怪谢宜怎么与堂侄子一起用膳还要叫上自己,沈氏还是顺从他的安排,对赵习道:“你先去回了侯爷吧。”
沈氏回到里间,换上一身朴素裙钗,携着谢媛的手去了厅中。
厅中灯火通明,圆桌上摆着十二道菜,有素有荤,搭配得当,颜色艳丽,香味逼人,看得让人口涎欲滴。谢宜坐在主座上,与旁边一人言谈正欢,看见沈氏带着谢媛进来,站起身走过去挽了她的手,言笑晏晏。
“洁曦,你可来了。”谢宜看向方才与他交谈那人,道,“这位是我内子,沈家十一娘。”
沈琅还是一个少年,大约十二三岁的模样,身量颇高,他长得极好,唇红齿白,却不会教人把他当姑娘来看。小小年纪举手投足间已初具名士风采,言谈也清晰有条理,不乏惊人之言,当真极优秀的世家公子,若不说,谁晓得他竟是庶出子?
沈琅微笑着走过来,对沈氏行了一个晚辈见长辈的礼节,道:“多年未见,十一姑姑还是如此花容月貌,堪比春花秋月。”见了矮小的谢媛,他也不曾忽略,“表妹生得真好。”
“你是哪家子?”沈氏疑惑,族中若是有如此出众少年郎,她不会不知道。
这少年郎长得如此好,眉眼间依稀可见的沈家人痕迹骗不了人,可是一双眼瞳偏偏黑里透着幽蓝光泽,这分明是塞外血统。可这些年,没见哪个沈家子娶了塞外胡姬。况且这少年言语动作间,分明就是认识沈氏。
沈琅道:“十一姑姑,晚辈字子初,父乃西域人,母亲是沈家长欢。因为我父没有中原名字,故母亲为我取名沈琅沈子初。”
说这话时,他脸上笑吟吟的,眼睛看着沈氏却了无笑意。
听到“长欢”两字,沈氏明显失了神,也就没有看到沈琅眼中的冰冷恨意。谢宜只是笑着,没有插话,因为看着沈氏,并没发觉沈琅的不对劲,倒是谢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