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老太君史氏,用手轻轻的抚摸着远在江南的女儿贾敏随着节礼捎回来的针线。万字不断头的底子,针脚细密的绣着祥云、仙鹤、常青松等吉祥如意、长寿无疆的图案!
从宫里回来的路上,她就忍不住一直在想。要是当年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敏儿送进宫里去,凭着不弱于甄家的地位还有敏儿的才貌,也许就没有元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不过当年老国公爷在世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反对,一意孤行的选了新科的探花郎,求着皇上给唯一的嫡女敏儿指了婚。现在看来也是留了一条后路给儿孙啊!
老大,赦儿虽是勉强的袭了个空头的爵位,但是本身不得今上看重,连每日的站班都轮不上,整日里就顾着和一群丫鬟厮混,把个院子闹得乌烟瘴气的!
老二,政儿又过于纯孝,不懂变通。偏又是个目下无尘不理俗务的。身在朝堂多年,不过就是靠着荫恩得来的五品员外郎,多年也不得升迁。
孙子辈上,折损的折损、不成器的不成器,仅有一个将来能有希望作为执牛耳者的宝玉现今年幼不说,性子也多少的随了他的父亲,是个心思善良、通透的孩子。这样的性格本没有错处,只是要放在步步为营的官场中,难免会遭了小人的算计。
贾老太君说了一句敏儿的话,没有得到回应,看看了立在下首,有些茫然无措的小儿子,忍不住叹了一口的说:“宝玉生而不凡,将来定是个有大造化的。原想着元春进了宫,能拼的一席之地,将来他们姐弟二人也好朝堂、**的互相有个照应。不过眼下这样····”
贾政听的有些糊涂,不明白母亲说的出嫁多年的敏妹妹和宝玉又有什么关系。只好深揖到底,羞愧的说:“儿子愚钝,不知母亲所说为何意?”
“你啊!”毕竟是疼爱多年的小儿子,贾老太君还是没舍得责骂,缓了一口气解释道:“我这么里里外外的合计了很久,为今之计也只有与林家亲上作亲,也好为着宝玉的将来添一份助力了!”
“别看你妹婿一直外放多年,不过江南的盐政必定是简在帝心的人物才能够坐的稳。虽然现在看着不过是看看三品大员,不过一旦回京后,不说是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也差不远了!”贾老太君怕是儿子看不通,又详细的分说了一遍:“宝玉自打落草就长在我的身边。我冷眼看着这孩子要比你当年聪慧些许,必定是个有出息的。咱们家事功勋世家,不过你妹婿林如海可是当年陛下御笔亲封的探花郎。与林家结亲,就是对将来宝玉出仕也定是大有裨益的啊。”
这个时代讲究天地君亲师,要是平常说是贾政不如宝玉多以,必定会受到世人唾骂和不齿!不过贾家是军功草莽起家,规矩再严格也不过是学了个皮毛而已,百年世家传承的精髓并不深入骨髓。再者说,众人都知道,贾老太君疼爱宝玉胜于自己的眼珠子,这么说贾政,也相当于是另类的夸奖了。
贾政并不是个蠢笨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哄得老太太把其兄长贾赦撵到了偏院,自己堂而皇之的住到了位居正院的荣喜堂里面。听着贾老太君分说的工夫,他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想了想妹婿林如海的鹏程之路,又比对了一下自己这个可有可无的员外郎,故作为难的说:“母亲好意,儿子岂会不知。只是自古以来都是高嫁低娶,怕是林家···”
“不会!”贾老太君急急的打断了贾政还没说完的话:“咱们宝玉不凡,世人皆知。你妹妹也不是个眼力界儿窄的,这点子变通还是有的!再者说来,林如海是个疼女儿的,哪里还有要比是黛玉的外祖家会待她更好的人家?”
本来有些觉得为了贾氏一族有些对不住女儿的贾老太君,这么一番辩白不仅是在说服儿子,也变相的安了自己的心。是啊!有了自己的看顾,黛玉过得好,敏儿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远在江南的黛玉并不知道,有一封关于她人生大事的信件正从京都飞奔而来。还在开开心心的教着弟弟认识大字呢!
一个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的小几旁边,正趴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娃娃,在埋着头低低的说笑着!
“弟弟,这个字为‘上’,你记住了吗?”小黛玉拿着自己描红的本子,强行的按住了来来回回跑个不停的弟弟,耐心的当起了小先生。
“上···”晏玉的声音洪亮,瞪着圆圆的眼睛,笑呵呵的跟着姐姐认字。
“真乖!”别看黛玉年纪还小,但是骨子里聪明着呢!深谙‘胡萝卜加大棒’是最好的管理手段。一边限制了弟弟人身自由的认字,还不忘了大方的夸奖一下。“来,这个为‘大’···”
“大···”晏玉的这一声学的有些含糊,是因为他趁着姐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捡起了旁边的一块芙蓉糕来,咬了一口。只是因为嘴太小了,一时捣鼓不开,不仅肉团子似的脸上沾了碎碎,就是口中也还没有吞咽干净!
“弟弟,真是个贪吃的性子!这么会儿功夫还要捻了糕饼来吃!”小黛玉嫌弃的看着吞咽不及的晏玉,但还是从身侧抽出帕子来,轻轻的帮着他擦拭干净了嘴角。也不顾晏玉是不是听得懂,又板着小脸儿,教训的说:“不是你吵着爹爹给你开蒙的吗?娘是不许的,我现在来教你,你还不认真的听着!”
晏玉实际上就是一个刷了绿漆的老黄瓜,描红本子上面那几个简单的‘上、大、人、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