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内光政黯然的递交了内阁解散文书之后,裕仁天皇微微迟疑的签下了字,这点微微迟疑在米内光政看来无疑是巨大的安慰,随即意气风发的日本政坛著名的死鱼近卫文麿开始宣布正式组阁,并且任命东条英机为陆相。
西尾寿造早就听说东条英机投靠了近卫文麿,而帮助其组阁的代价就是陆军大臣,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怎么能够交到只能管三挺机枪的人手中,西尾寿造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今天的会议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决定大日本帝国未来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能否取得结果恐怕就很难说了,海军大臣野高、参谋总长东久迩宫淰彦王、关东军现任司令梅津美治郎等人恐怕不会轻易的同意东条英机那木头脑壳制定的战略方针吧!
可以说在自己的心底,西尾寿造就非常的反感东条英机,与其共事对于西尾寿造来说就相当于是一种侮辱,而这一切全部来源于身为军人的东条英机为了自身利益去投靠政客,靠耍手段上台,实在令人不齿到了极点。
不耻归不耻,显然近卫文麿的第二次组阁以成定局,西尾寿造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边望着春风得意的近卫文麿与东条英机在天皇面前一唱一和,就如同八景町廉价的歌姬拙劣的表演一般。
米内光政组阁倒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前三界内阁的遗留问题,1938年初,皇军攻占南京等城市后,近卫文麿当时就不顾内阁多数成员反对,非常强势的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宣称帝国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借此一方面向国民党政府中的亲日派招降,另一方面促使国内竭尽全力加强军备,改革国内体制,尽快以武力征服中国,两个月后近卫内阁公布战时国家总动员法,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为帝国圣战的总体战略效劳,随后帝国皇军占领广州、武汉后,中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皇军的速决战美梦破产了。抗日之血祭山河543
为此,近乎疯狂至极的近卫在一年内连续第二次发表对华声明,把对国民党政府打击为主的策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以共同防共,建设东亚新秩序等口号向国民党诱降,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预感到自己执政将倒台的近卫在一年内第三次对华发表声明,提出所谓的近卫三原则,即亲善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
但是中国战场的形势突变以及帝国皇军败北南昌城下和诺门坎,打破了近卫的如意算盘,帝国皇军在中国战场上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日本政府内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届近卫内阁于只好灰溜溜的宣布总辞职。
而此番近卫文麿的第二次组阁的最终目的就是制定《最终国策》,提出要建设以日本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主干的大东亚新秩序,为达此目的,在国内确定发挥国家总体力量的国防国家体制,对外推行南进政策并强化与德意的联盟。
东条英机在诺门坎事变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角色,但是诺门坎一战日军并未占到便宜,简单的说是日苏双方的一次大规模有节制的试探,最终国策的制定可以说受到了德国在欧洲战场表现的影响,苏军在与芬兰的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疲软让日本人也一度欣喜若狂,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也是主张北进的,不但可以在战略上呼应欧洲,还可以进军中东,而南进则要最终触动英美的根本利益,北进与南进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帝国决策层最为头疼的事情。
如果北进就要偏向陆军加强现有军备,而南进则要依仗海军为主的联合舰队,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其中也夹杂着日本帝国的陆海军之争,所以无论是北进还是南进,大日本帝国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心已经是明确了。
果然,当东条英机提出南进的诸多好处之后,立即遭到了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的质疑,作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西尾寿造也立即把握机会,三言而语将东条英机说得哑口麿并不是军人,对于国家战略问题也并不太懂,但是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保持沉默为好。
近卫文麿的沉默让东条英机有一种孤军斗士的感觉,实际上在日本军部之内北进与南进这两个声音的争斗就一直没停止过,裕仁天皇知道剑拔弩张的争吵下去肯定是没有结果,于是召集三总长召开更高级别的御前会议。
裕仁天皇一脸冷峻的表情望着与会的高级将领缓缓道:“诸位爱卿,请你们慎重做出选择决定,事关帝国命运和国策,望诸位深思,但是一旦国策制定之后,请诸君共同努力,为了帝国奋斗至死!”
无论是东条英机还是梅津美治郎、东久迩宫淰彦王、西尾寿造、山本五十六、高野一夫等人都十分清楚,这将是相互妥协的会议,仅仅依靠联合舰队是打不赢战争的,军舰是上不了刺刀的,诺门坎之战中帝国皇军面对苏军的表现可谓是差强人意,所以加强陆军军备投入的呼声一直非常高,最终帝国的国策会选择北进还是南进,几乎所有与会的人心中都是一个未知数。
日本人御前会议的内容是严格保密的,在重庆的高飞只能通过日本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屠夫刽子手的东条英机担任陆军大臣,在高飞看来东条英机简直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大救星,一个身居高位的愚蠢敌人带给敌方的伤害要远远大于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给予日军的打击。
东条英机这个人头猪脑的货色将日本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