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大明匠相>第55章 少年中国

就在所有的学生们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的时候,众人却见李峰提笔蘸墨,就开始动笔打上草稿了。

“天启四年,甲子七月,会于涿州城北,拒马河畔,竞相争芳。是日,月朗星稀,彩云逐月。州城之内,万人空巷;州城之外,举袖如云。直隶之内,俊杰咸集,吾观之,多为少年之辈,皆挥毫泼墨,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写到这里,李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稍事歇息,就接着写到:“吾尝闻言,国之如人,初立者若婴孩,成长时若少年,强盛时若壮年,衰老时若老年!夫国朝建立二百余年,少年耶?壮年耶?老年耶?”

接着,笔锋再一转,就开始飞快地写到:“夫夷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李峰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四夷则国胜于四夷,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没错,李峰又开始抄袭了。这次他移花接木,抄袭的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个版本是中学教材里的课文,那时候老师们要求必背。因为这个课文读起来很顺口,加上那时候写作文经常要引用,所以,李峰还记得。记得他穿越前不久,会老家去,遇到外甥学这篇课文,两人还比试着背此文呢。当然了,这篇文章也是李峰能够完整背来的唯一一篇文章了。

在之前的准备中,李峰也曾想过学习写文章,可是找了一个读书人问了问,就被他说的那些这个规矩那个规矩给吓到了,于是老老实实地回来准备抄袭。这个准备工作就是,将《少年中国说》写了出来,然后背了半个月,背的滚瓜烂熟。

各位看官要问了,李峰怎么就专背这一篇文章呢?其实这是他前世十多年考试考出来的作文技巧。

李峰他们班的语文老师,特别牛逼,教会了他们做新时代的“八股文”作文。这个八股文作文法,是专门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这个老师让他们牢牢记住两个套路:一个是从量变到质变,一个是事物的两面性。将这个套路记熟悉了之后,不论给什么命题,都能够往这两个套路上靠。

比如说,遇到了“南京老太扶不扶”的题目,从量变到质变来分析。一件这样的事情,如何如何,两件这样的事情如何如何,社会风气会如何变化,最后发展到了质变,又如何如何甚至会国将不国……当然也可以从事物的两面性来分析:这件事情,一方面这个老太如何如何,说明精神文明教育还有死角,另一方面,还有好人如何如何,所以我们要惩恶扬善如何如何。

可以这么说,李峰高中学了三年的语文,其实就写了两篇议论文,一片是关于从质变到量变的,一篇是关于两面性分析的。遇到不同的题目,其实都是开头不同,然后后面都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文,他们班,每年的作文,每次考高分……

所以,这一次,李峰仍然用到了这种方法,那就是不管你杨涟出什么题目,我都给你拐到这个《少年中国说》上来,谁叫他只记得这一篇古文呢?

李峰将草稿打完,再次检查了一边,又重新誊写了一遍。这个时候,举目四望,发现其他人,没有几个动手的,大多数人,都还眉头紧锁,一筹莫展。

李峰停了笔,站起身来,在万众瞩目中,大步迈向前台,交卷了。

交完卷子,李峰回过身,对身后的诸位书生们拱手说道:“诸位,李某不才,领先一步了!”

“噗通!”立刻,就有一个学生白眼一翻,昏倒过去。

就连冯奇,也是忍不住手下一抖,将纸上弄出一个大黑点。他心中现在已经对李峰有了心理障碍,不由得抬眼望台上看去,想看看几位评判的表情。

此时,李峰的卷子已经交到了杨涟的手中,杨涟皱着眉头,看了片刻,眉头便舒展开来。再往下看,微微颔首,最后不由得满脸露出笑容,带着激动的神色,将那卷子交给了其他人。

冯奇看到这里,知道李峰已经过关了,心中不由得慌乱起来,再次将卷子弄出了一个污点。

正如冯奇猜测的那样,杨涟对李峰的这篇文章评价是,开头较为生硬,但是后面不错。虽然是写招亲大会开头,却引申谈到了国家之强盛。尤其是这其中隐隐透露出来的深意,在杨涟看来,显然是在抨击现在朝政之中阉党弄权,朝政腐败,需要新的力量去荡涤旧势力,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好一个‘粪土当年万户侯’,好一个‘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此子胸中,当有沟壑也!”杨涟抚摸着胡子,连连赞叹。不过他做梦也想不到,李峰这文章乃是抄袭而来的,哪里想过什么国家大事,阉党东林之类的事情。

几个大人们看了李峰的文章,也是一个个点头称好。

“这个李


状态提示:第55章 少年中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