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六百零七章 抗战 上海 淞沪抗战(八)
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人可就不客气了,倒车改成前进,气势汹汹的又杀回来了。你不是用机枪打我吗?我用大炮伺候你。装甲列车上面有旋转炮塔,扭过头来就开炮射击。虽然打得不是很准,打了十几发炮弹,才有两发炮弹命中了坂口小队占据的阵地,可立即就给日军造成了巨大伤亡。

坂口清楚,再和这些有些恼羞成怒的中国人打下去,自己根本讨不到任何好处,急忙下令全队撤退。

让坂口感到幸运的是,淞沪铁路是个弄堂铁路,两侧民房很多,只要退入街区,中国装甲列车就失去了射击目标。如果这是在野外,日军这个小队连顺利退走的机会都不会有。

初战得胜,这让装甲列车上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人来了精神,意气风发地开着装甲列车开始沿着淞沪铁路来回巡逻,看见哪个地段有不长眼的日军靠近了铁路线,马上就给你一通大炮机枪伺候。

碰到如此凶猛的钢铁怪兽,不仅日军陆战队的士兵不敢冲近铁路,就是日军的甲壳虫也只能躲着走。

面对不利的战局,鲛岛具重已经快急疯了。两轮进攻都被打垮,他只能再抽调兵力增援,将被他分散开的警备力量重新汇集起来,准备组织第三次进攻,可这需要时间。

日军在28日深夜十一点半开始进攻时,虽然有毕广恒的通报,十九路军开始有所准备,不能说打了十九路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也确实让十九路军一度是手忙脚乱。

原因无他,上海市政fu已经接受了日本人的最后通牒,屈膝妥协了。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你日本人的条件我全部答应了,你为什么还会动手呢?你还有什么动手的理由呢?很多官兵还多少有些不相信日本人竟然会无赖到这个地步?

何况19路军撤防在即,从上到下,其实大伙都有些松懈。好在这是巷战,又碰上了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而且十九路军官兵又普遍有一股玩命的狠劲,这才让日军吃了大亏。如果换上国内其它一些地方部队,这仗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陆战队两次进攻都碰得头破血流,鲛岛具重大佐当然是焦急万分,只是还有一人比鲛岛具重更急,这个人就是身为最高指挥官的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

进攻的命令是他下达的,可仗现在打成这个样子,要说责任,他就是第一个罪人,如果这场战争再无起色,退出现役估计是一定的。

到这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吃奶的劲都得使上去。

地面上的事情,鲛岛具重已经把能抽调的人全都用上去,也不需要他再去添乱。水面上的军舰,也把水兵组成队伍抽上前线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想来想去,盐泽幸一只剩最后一张王牌没有打出——飞机。

日本海军派到上海的增援军舰,差不多都是驱逐舰,但有一艘军舰很特别,那就是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

以前很多人写淞沪抗战的时候,都会把能登吕号称为航空母舰。乍一看,确实这艘军舰也带了飞机,可要说是成是航空母舰,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航空母舰,飞机是从军舰上的固定甲板上起飞的。而水上飞机母舰带的是水上飞机,军舰带的飞机不能从军舰上直接起飞,而得先把飞机从军舰上吊到军舰边的水面上,然后飞机再从水面上起飞。飞机飞回来也得先降落在军舰旁边,然后再吊上军舰。

能登吕号就是这样一艘水上飞机母舰,一万多吨的身材,但是只携带了三架水上侦察机,另一架备用机。按说水上侦察机的本行是搞侦察,但是弄几颗炸弹也是没问题的,陆军那帮山猴子在满洲就用侦察机轰炸东北军,海军这点本事也是没什么问题。

眼看陆上的陆战队打不开局面,盐泽幸一就把这最后一张王牌打了出去。

接到命令,能登吕号的四架水上飞机纷纷被吊入大海,在夜色中匆匆起飞,直奔上海飞去。

凌晨四点四十分左右,能登吕号的这四架水上飞机飞临了战区。

按说,飞机夜袭,没有导航设备的日机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是闸北战场这块都是居民区,早打得烈火熊熊,日军飞行员很容易就找到了战场。

只是,战场好找,目标却难寻。战场大片区域都燃起了大火,也没什么固定的战线可以分辨,哪里能看清19路军的阵地。这帮日本飞行员的命中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只见炸弹丢下来,却很少砸到19路军的阵地上。

军队损伤很少,可老百姓就遭殃了。大片民房被炸中,很快就燃起更加猛烈的大火。闸北房子都是砖木结构,这一带民房又特别密集,一处起火,很快就蔓延开来。

要在平时,那好歹还会有消防队过来,可仗打成这样,你再打火警电话也没用啊。

日机的轰炸没炸伤多少中国士兵,但凶猛的大火却逼得六团步步后退,为了避火,一些阵地被迫放弃。

眼看有机可趁,火势稍停,凌晨五点左右,鲛岛具重指挥陆战队又发起了进攻。这一回,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当面的中国人不退反进,竟然发起了凶猛的反攻。

中国人能发起反击,是不是抵抗的第6团伤亡不大,尚有余力呢?当然不是。

日军虽然损兵折将,6团官兵也一样伤亡很大,甚至更有过之。

不说别的,就说日本装甲车这些甲壳虫就给中**队造成了很大伤亡。别看十九路军总结出了几招杀虫**,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七章 抗战 上海 淞沪抗战(八)--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