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篡唐>第卅五章 分道扬镳
手道别。冯智玳跟在他后面离开。而冯果犹豫了一下,解下身上鹿皮兜囊,缓步走到了郑宏毅跟并,轻声道:“郑校尉,这兜囊中有金创药,你随身带好。记住,三天一换药。很快就能妥帖”你救命之恩,荣儿会记在心里。

若有机缘,咱们再见。”

平壤城里。郑宏毅为袍泽之情死战不退,与冯果而言,确如救命之恩。

郑宏毅接过兜囊,轻声道:“冯果,你多保重。”

冯果清秀面膛,露出灿烂笑容。

“郑公子。你也保重。”

说完,他扭头碎步,很快就追上了冯智玳和麦子仲。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郑宏毅不知为何,心生一丝愕怅。

郑言庆走到了郑宏毅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宏毅,你再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子时过后小咱们就动身启。

郑宏毅一怔。脱口而出道:“这么快就走吗?”

“快吗?”

言庆一笑。“只怕有人。会比咱们更快!”

说完,他不再理睬郑宏毅,而是吩咐大家清点人数。走了一百多人后,峪谷中留下来的,共有一百五十八人。其中有弓弩手四十余人。虎卫四十余人。剩下的,多以排蹿手和水手为主。

马匹大约有七八十匹,倒也足够使用。

言庆和谢科商议片刻后,决定将骑军纳入郑言庆麾下。弩手、排蹿手和水手打散开来,分成两队。

谢科引一队人马,窦孝文引一队人马。

沈光负责照顾郑宏毅,阁棱和雄阔海。则跟随郑言庆。

如此划分之后,倒也清清爽爽。不管是谢科长于治军,窦孝文也是从火正队正,做到如今的旅帅,经验丰富。他们知道如何带领人马,而言庆麾下虎卫,则以机动为主,去掉所有重甲,换为轻骑出击。虽然冲击力比不得早先配有甲装骑具,但机动性和灵活性,却大大增加。

从平壤到新罗,路程同样不近。

长途奔袭。机动性和灵活性必不可少。为此舍去甲装骑具的冲击力,郑言庆到不觉得可惜。

过了戌时后,冯果再次进入峪谷。

“郑公子。麦公子让我告诉您,我们准备启程出发了!”

郑言庆倒是不觉得奇悄,微微一笑,“一路保重。”

冯果把一卷牛皮地图,递给郑言庆,“麦公子说,你们从这里前往新罗。若无的图只怕会有麻烦。这是军中发放的地图,虽未必准确,但比起先前你使用的地图,却好上百倍。麦公子还让我转告您,新罗人虽与我朝有盟约。然则新罗金氏,却是反复无常之辈,不可不小心提防。”

新罗金氏,也是新罗国王族。

如今新罗国国王,名金伯净,是新罗国第二十六代国主。此前曾多次与隋朝盟约。意图夹击高句丽。开皇十八年,新罗国再次和隋文帝递交盟约。可是当隋文帝动手之后,金伯净却迟迟不肯动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隋文帝最终未能再对高句丽用兵。可新罗国的反复无常,却让隋文帝。乃至继任的隋场帝,都感到非常厌恶。

言庆点点头。“请代我向麦公子道谢。”

“如此。告辞!”

冯果匆匆离去,郑言庆站在原处,打弃了地图。

地图上非常清楚的标明了前往新罗的路径。言庆看罢之后,心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些把握。

不管借道新罗能否成功,都是目前最为妥帖的办法。

毕竟从平壤到新罗,这的关卡不多,而且高句丽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于辽东,恐怕也无力顾及新罗的动向。不过言庆还是记下了麦子仲的那番话,新罗金氏,不可以尽信,

不止是因为新罗人曾言而无信。

事实上。这新罗人,正是后世棒子们的祖先。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高句丽人是棒子。其实不然。

若按照血统来说,高句丽人只是生活在辽东的一个少数民族,藏聚人和扶余人组成。在西汉初年,自辽东杀入朝鲜半岛。而朝鲜原住民的三韩,则退至朝鲜半岛东部,后来渐渐形成新罗和百济两国,与高句丽人三足鼎立。言庆对手捧子这个极度无耻的民族,没有好感。

但现在。由新罗借道,无疑是最安全的办法。

他目送木毅麦子仲等人离开之后,看看天色,已过了子时。

于是将众人全部唤醒,列队与峪谷之中。言庆跨上玉蹄儿,手持重槊,扫视三队人马,心中感慨万千。

也不知。这一百五十八人,能活着回到中原者,能有几何?

他深吸一口气。露出一抹灿烂笑容,马槊朝空中举起,槊首在皎洁月光中,泛起了森幽寒光。

“出发。我带你们,回家!”

最近恐怕难以爆发,多事之秋,保证每日两更,并尽力多写一些


状态提示:第卅五章 分道扬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