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之铁血荣耀>第三五八章 和平实现了 [vip]
经年近五十,这样的人再去读个什么将官班?有意思吗?再者杨寰宇又明白他是个忠厚的人,像他这样的人,授予的职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农民军的领导人们在华夏政府担任的职位普遍不高,这虽然使农民军内部充满不少不满的声音,但杨寰宇以总统的身份在专门为庆贺华夏实现真正的统一的庆祝会上讲话,堵住了他们的嘴,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杨寰宇在讲话里,明确提到原湘赣苏维埃的官员们,行政能力与华夏现在的行政官员还有不小的差距,希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为以后担负更大的责任打好基础。

农民军与华夏政府达成了协议,也使华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包括欧美也包括苏俄,但他们现在对此真的无能为力。比如苏俄对此就异常愤怒,他们辛辛苦苦,花了无数金钱和精力,先后扶持的几个对象,都没有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回报。现在华夏农民军也与华夏政府达成了和平协议,苏俄的华夏攻略至此算是彻底的破产了。

但是现在的斯大林已经顾不上华夏的政治变局了。德国希特勒的上台以及在最近的大力的扩军让他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苏俄的欧洲部分才是这个国家的精华,虽然远东的高尔察克政权总在不断的找他的麻烦,但毕竟那边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工业的重心依然在欧洲部分。现在,德国的强势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英、法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了抗议,却并没有拿出任何的实际行动。

这才是让斯大林感到忧虑的问题。他甚至怀疑德国与英法之间是不是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的秘密协议。在斯大林眼里,英、法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苏俄的态度上,无疑是怀有巨大的敌意的。而德国虽然当年与苏俄签署了《布列斯特条约》向德国割地赔款,但在德国宣布战败后,苏俄马上就废止了这个条约,这样一来,条约中约定的割让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部分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60亿马克等条件都成了空文。

可现在的希特勒,公然宣称要推翻《巴黎和约》中的对德国的限制条款,那么,《布列斯特条约》呢?德国会不会重新提出要求?在《布列斯特条约》宣布废止后,虽然也再次签署了《拉帕洛条约》明确了废止《布列斯特条约》的合法性。可希特勒连《巴黎和约》都可以不认,《拉帕洛条约》也可以同样不承认啊!

德国的大肆扩军和英、法的象征性的抗议,此刻在斯大林的眼里,都有可能是针对苏俄的阴谋。他现在急于知道的,就是德国的行为是否得到了英、法暗地里的支持。如果是的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苏俄就会面临德国的进攻。这种情况下,华夏的政局变幻,自然要押后考虑。毕竟华夏不会贸然出兵进攻苏俄,他们最多就是向高尔察克提供持续的支持。这种支持,即便没有华夏农民军和华夏政府的议和,也同样存在。

在所有关注的目光中,最失望的就是日本了。华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意味着华夏终于彻底消灭了军阀割据的内乱,这对日本绝对是个坏消息。如果说之前华夏的南北对峙和农民军的割据让日本对华夏还残留着一丝野心的话,现在这个野心不出意外的话,已经不再有实现的可能。

这几年,日本在华夏的东北与华夏国防军的战斗中败北之后,痛定思痛,沉下心来,大力发展军工,研发坦克、飞机、枪械、大炮等一系列的武器装备,试图缩小与华夏国防军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在华夏与英国的印度洋海战之后,又加大了对海军航空母舰的投入。现在,在武器研发上,坦克的样车已经在进行测试定型,目前的性能虽然还不能让人感到十分满意,因为由于增厚的装甲,使坦克重量大幅增加,在动力方面还有不少的缺陷,但在使用步兵七五野战炮正面轰击坦克的正面装甲,已经完全能够抵御。

在飞机的研制上,由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向日本提供了华夏现役的p38飞机的样机,日本自己的单翼战斗机也已经上天试飞,并在性能上超越了p38。现在,相关的研发部门正在根据试飞结果,对一些还不十分满意的地方做出修改,想必很快也能正式定型投入生产和列装部队。

在海军航母的建造上,由于华夏和英国的印度洋海战的影响,原来的八八舰队计划做了重大调整,日本海军希望打造两支八八舰队,一支是以重巡和战列舰组成的八八舰队,一支是以航母和轻巡组成的八八舰队。并且相关资金已经到位,造舰计划已经下达给了各家海军造船厂。

另外就是陆军对大口径火炮的装备,日本已经特别逐渐了四个装备155重炮的**重炮旅团。所有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有一天再次与华夏国防军作战的时候,打败华夏国防军。只是现在,华夏内乱的消弭,让日本觉得错失了再次挑战华夏国防军的最好机会。也意味着日本要重新定位自己在亚洲的地位以及战略方向。

最让人看不清楚的就是美国的态度。一方面,美国在得知华夏农民军和华夏政府签署和平协议之后,派出了规模庞大的贸易代表团前来华夏,并且发表声明向华夏表示祝贺。一方面却又再次加大了对日本的钢铁、橡胶、有色金属和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出口。


状态提示:第三五八章 和平实现了 [vi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