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惠帝之子>第091章 齐文王则

有成功把齐相召平之子召奴封为犁侯,并且没有引起一丝反对声音的例子在前,刘恭的动作也就愈发地大了起来。

这意味着朝臣们已经默认,只要不波及各位大佬在中央政府的权威,齐国问题与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当然,如果不是因为齐王刘襄起兵的事情,真正关心齐国的人也没有几个。

大家心里已经达成默契,把齐国当成了天子的出气筒。

尽管官面上没有承认,但是齐王刘襄想要夺位,趁着吕后驾崩,长安政局的不明朗浑水摸鱼,却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安定下来之后的功臣们回过∈头想想,还是很不喜欢齐王刘襄当初敢于起兵,明目张胆挑战中央权威这一举动的。

长安城内部的事情,诸侯们要是都来横插一脚,那将跟随高祖皇帝打下江山的彻侯们置于何地?诸侯们只要管住自己的封国就行,中央问题还轮不到他们插手。

所以等到六月间齐哀王卒,十一岁的太子刘则被正式册立为第三任齐王之后,丞相陈平随即上疏: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

于是,宗正刘礼便收到了这么一道诏书——

诏曰:“以齐之琅琊郡立朱虚侯为琅琊王,以齐济北郡立东牟侯为济北王。”

——————————

齐国都临淄,齐王宫。

宽敞明亮的大殿之内,丞相驷钧、内史祝午、中尉魏勃三位深受齐哀王刘襄重用的实权人物尽皆在座,大殿正中的主位上,是十一岁的新任齐王刘则。

“高祖皇帝置齐国,立长子为齐王,领临淄、博阳(后改称济南郡)、济北、胶东、胶西、琅琊、城阳七郡七十三县,诸民能齐言者皆予之……”

丞相驷钧居右,内史祝午居左,中尉魏勃坐在右侧驷钧下首,说话的是齐丞相驷钧,在这个时候,还是由齐王舅公第一个开口最为合适。

齐王刘则一袭袀玄,身形略显臃肿(注1),端坐上首默默地听着,抿紧了嘴唇,努力想使自己稚嫩的脸庞看上去能够威严几分。任先生说过,大王已是一国之主,年纪虽小,也要表现出王者应有威仪,绝不能让臣下小觑。

只听丞相驷钧回顾了齐国自悼惠王起的光辉历史,以及齐王一脉高祖长子长孙的崇高地位后,愤然总结道:“先王尸骨未寒,天子如此作为,哪里还有半点顾念骨肉之情!”

齐王刘则的小嘴抿得愈发紧了,任先生说过,大王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不要随意在别人面前发表意见,要先让所有人说完,再一锤定音。

内史祝午听罢,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缓缓道:“高后在时,以济南、济北先后封与孝惠帝子,倒行而逆施,却使吕氏拥膏腴之地,如今因先王之功,才将其地复之予齐。朱虚侯、东牟侯亦有诛吕之功,又是悼惠王子,以齐地王之,似乎也说得过去。”

“你说什么?”丞相驷钧怒了,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都是庶子,跟他这个齐哀王母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样两个路人似的家伙,凭什么来分自己外甥,哦不,现在是外甥孙了,他们凭什么来分自己外甥孙的身家。

要知道,汉初所谓诸侯王“掌治其国”、“封者受茅土,归以立社稷。”只要没有太过重大的违规行为,实际上俨然就是国中之国,诸侯王相在国内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割走两郡,也就是变相缩小了丞相的权利,丞相驷钧怎肯就此干休。

中尉魏勃见势头不对,赶紧扯了扯驷钧的衣袖,对他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丞相驷钧见状冷哼一声,转过了头去。

中尉魏勃道:“话虽如此,可谁不知道这是天子的借口,朱虚侯他们兄弟是什么居心,诸位莫非不知?”

不言琅琊王而呼以旧称朱虚侯,其实也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

两个郡有多少财赋?属吏、土地、军队,都密切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利益,这才刚刚拿回来多久,就要再割一次?

内史祝午叹了口气,道:“既是诏书已下,可见朝中诸卿对此都是赞同的,起码他们不愿出面,多说何益?”

丞相驷钧看了对面的内史祝午一眼,虽然还是不甘,却也知道他说的没错,无奈转头对着齐王刘则,唤道:“大王……”提醒外甥孙可以解散了。

齐王刘则点点头,暗暗松了口气,端这么久的架子,终于轮到自己说话了,心里不免有些跃跃欲试,轻咳一声,道:“寡人初继王位,决意拜任充为郎中令,执掌王宫守卫。”

***************************************************************************

注1:《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据淳于意的医案所载,齐文王刘则年未满二十,就已经是百病缠身的样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过于肥胖。


状态提示:第091章 齐文王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