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惠帝之子>第093章 天命弑君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位列九卿,是距离国君最近的高级官职,大夫、郎、谒者皆其属也,与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加在一起,便等若是掌握了整个宫廷的武装力量,历来非亲信近臣不可得。

正因如此,刘恭将此职交给周亚夫时,功臣中最担心皇帝秋后算账的绛侯周勃,才会变得如此心安。

建元元年六月末,天下诸侯看到的,不仅是年幼的齐王宠信方士。

更多的,还是齐国由此可能产生的动荡。

以及,自高祖六年始封,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国即将到来的没落。

%∞,

——————————

上林苑中,头顶金冠的刘恭一身骑装,正慢悠悠地沿着小路往林深处行去,身后是郎中令周亚夫、太中大夫贾谊和负责护卫天子的少年郎官。

在没有现代化娱乐设施的时代,越来越自由的刘恭开始逐渐地理解,为什么史上有那么多君王,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奇怪喜好。

生活是在是太过乏味,刘恭觉得比起旅游、角色扮演这些千奇百怪的东西来说,田猎无疑是最最经济健康的活动了。

而且,还能用来演练兵法。

外间的兵卒还没有形成合围,猎物之间还很松散,所以大家就这么一面搜寻,一面漫无目的地走着。

忽然,有只灰茸茸的兔子从草坪里窜过,刘恭忙勒紧了缰绳。

郎中令周亚夫见状紧跟着停下,举起右臂。/行进中的队伍立时一顿。

自马上取下弓箭,搭弦、张弓、瞄准、放箭,动作一气呵成。刘恭的箭术还是当年绛侯周勃亲自传授,看上去颇有几分架势。

“嗖”地一声,羽箭离弦,只余下弓弦犹自在耳边微微震动着,发出“嗡嗡”之声。

少年们都是凝神屏息,纷纷紧张地注视着前方,时刻准备在猎物中箭地刹那。为天子喝一声“彩”。

可惜,羽箭很快落地。

灰毛兔子,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猎物果然还是赶成一团的好打!

刘恭对此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开始就是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随便瞄了一下,根本没等兔子进入被射击状态。

想想人家“康熙大帝”的皇太子,五岁随父往景山射猎。连发五箭。就能射中一鹿、四兔,简直是百发百中,自己前些日子的那些小小“战绩”,又能代表什么?

“何人为朕猎得此兔?”刘恭放下手中长弓,调转马头,对身后的少年们说道。

待郎中令周亚夫带着几人领命而去,刘恭催动胯下坐骑,目视前方。道:“朕近日读《韩非子》,见其中一篇。觉得十分有趣。”

这个时候,最靠近刘恭身边的,只剩下一个太中大夫贾谊。

“未知陛下读的,是《韩非子》哪一篇?”

“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非长幼弱也及以次序也。以其构党与,聚巷族,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刘恭拣着紧要的念了两句,笑问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贾卿以为,此说然否?”

这是《韩非子.说疑》中句子,显然,这种想法与儒、墨两家的“禅让”之说背道而驰。

太中大夫贾谊为博士时就曾为刘恭讲经,知道天子有着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去辨析史籍的爱好,看得出在这个本来就有争论的历史事件里,天子肯定会更倾向与“弑君”一说。

由于高祖刘邦起自平民,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所以在立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朝都十分致力于宣扬秦始皇之残暴,以及关于高祖斩白蛇之类能够表达“天命所归”的传说。

虽然无法预见景帝之时,辕固和黄生关于汤武是“臣弑君”还是“受天命”的那场辩论(注1),但是在这一点上,博采百家的太中大夫贾谊倒是与主流相合,希望天子支持儒家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天子可以说他们“弑君”,可是自己不行,否则高祖皇帝的作为成了什么?

可惜,秦始皇当年“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没有了事实为依据,两种看法谁明显也说服不了谁。

沉吟片刻,太中大夫贾谊叹了口气,道:“上古之事,史失其载,臣实不知。”

史籍失载么?

刘恭点了点头,这才是他说《韩非子》有意思的原因所在,《春秋》为经虽好,但作为史书范本,却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记得足以动摇禅让说根基的史料,是直到西晋时期才被盗墓贼挖出的《汲冢书》,与武帝朝孔子旧宅壁中所得古文经传并称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二。

这两项发现曾被许多学者否过,刘恭难辨真假,但若《汲冢书》真有其事,那便必定还在汲县古冢之中。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要把它挖出来改写上古历史么?这可比造纸什么有意思多了!

***************************************************************************

注1:《史记.儒林列传》:“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


状态提示:第093章 天命弑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