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魂断大明>561章 :金陵城

金陵自古便流传着不少传说,单不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就单单金陵城便是传说,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前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军渡江,一举攻下当时还叫集庆的金陵城,并改名为应天。朱元璋鼎定中原,立金陵为都城,大兴土木,进行了一番营造,因为耗资巨大,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幸好得到了当时南京城首富沈万三大力资助,终于把偌大的金陵城打造成了天下第一大城,气隗之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今大明建都于此数十载,更使得这座六朝古都,汇集四方繁华,人文荟萃、商贾云集,逐渐成为天下第一大城。

内皇城便是这座金陵城王气的所在,内皇城,即宫城,又叫紫禁城,呈正方形。宫城南面有三门,正南是午门,通常称午朝门,其左叫左掖门,其右叫右掖门,东面叫东安门,西面叫西安门,北面叫北安门(今后宰门)。在外皇城和宫城之间,有承天门(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和端门。端门和午门一线以东有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以西有祭祀主宰封建王朝命运之神的社稷坛。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这里便是建文帝接见群臣的地方。

此刻建文帝在紫禁城外廷的武英殿内,正与自己的心腹重臣齐泰、黄子澄商议着纷杂政事。

建文帝将犹豫的目光落在了兵部尚书齐泰身上,沉着声音道:“齐爱卿,燕藩削除统兵之权一事可还顺利?”

听皇帝问话,齐泰慌忙上前,跪倒在地,恭敬道:“启禀陛下,一切顺利!据各省都司来报,燕藩虽有不解,但因是陛下圣旨所在,燕藩均遵旨照办,现已削除燕王兵权,燕藩所在的护卫、所等,均已削夺,天下卫所已俱归朝廷所有。只是燕王久居河北,且常年带兵,辖下卫所、等一干将校多受其恩惠,恐还需调换一番,方可放心。”

建文帝见事情出奇的顺利,心中一时大为高兴,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沉吟了一会儿,目光斜倚,落在了方孝孺的脸上,叹了声道:“如今,二叔三叔、十二叔均已先去世,诸王中,带兵久的也就只有四叔和十七数。不过四叔是诸王之长,又被朕先后削了兵权,如今天下兵马擒王,张谢二位将其囚禁在燕王府,恐其心中会有不平。若是眼下进行削藩大举,天下人定当疑朕容不得四叔,如此一来,天下悠悠众口难以封堵。依朕看,削其藩位,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齐泰一直主张先对燕王开刀,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燕王为诸王之长,且实力最为雄厚,除掉燕藩,其余诸王必然丧胆,但这些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前些时日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以燕王于国家建有大功。无罪而削,岂能服众?作为借口,暂缓对燕王动手,而是先对燕王的胞弟周王下手,对于黄子澄的建议,齐泰虽不认同,但毕竟皇帝执意削藩,作为臣子的,也值得奉旨照办,如今天下诸王均被削其兵权发配边疆,齐泰心中也感到一丝安慰。

瞧建文帝有些犹豫,齐泰忙奏道:“陛下,燕王雄才大略,远胜于朝廷一般夸夸其谈的小人,这些年来,自燕王戌守北平,手下能人异士对其忠心耿耿,若是了生了异心,挥兵南下,后果将不堪设想!”

“朕即位不久,已连续削夺五王,如今若再削夺燕王,该如何向天下解释呢?”朱允炆蹀躞庭间许久,才吐出这句话来。

这个年轻的皇帝,今年二十五岁,按道理讲,朱允炆并不是嫡嫡孙,而是嫡庶长孙,所以他本来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好在上天对他不薄,他的祖父很钟爱他。若不是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变,他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下去。洪武元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在是他的嫡妻马皇后所生之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是一个性情温和而有教养的人,但不很勇武。朱元璋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他恰当的继任人选。

但天妒英才,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于洪武二十五年死去。太子朱标一共生了五个儿,皇太妃是郑国公常遇春的长女。这位常氏生了两个儿,长子朱雄英,八岁早夭,次朱允熥,这是嫡长嫡次孙,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传统礼制,继承人的顺序是嫡长嫡长孙嫡次孙嫡次,所以真正的继承人法位顺序,朱允熥应该排在他二哥朱允炆的前面。

但是朱允熥当时太小,才学有限,鉴于汉朝外戚干政的局面,朱元璋对他无丝毫的犹豫便否决了这时候,在朱标过世时悲痛欲绝表现殊异的孝顺孙,朱允炆就进入了朱元璋的目光。

可是,接班的次序是很清楚的:朱标的嫡妻所生的长子已在10年前死去。因此,皇帝只好找朱标一系的次孙朱允炆——即朱标的活着的最年长的合法儿子——为储君。这


状态提示:561章 :金陵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