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了,刘行终于对南朝动手了。
吴乞买使出一招一箭多雕的狠毒计策,想要做最后的渔翁。
然而吴乞买放回、去南朝为他施展计谋的二敌在天策卫、武英阁密探的多方侦测之下,居然恍若是石沉大海一般,在南朝境内竟鸟无音讯。
这让刘行很是不安,换做是谁都无法再安心。
因为二帝踪迹不明,可能是藏身某处不敢出来,但更大的可能是被魔道高手们保护着匿行潜踪仍然在向临安城进发中。
如果真是有魔道高手负责护送二帝,刘行知道凭天策卫与武英阁那些潜伏在南朝的密探,绝对不是其对手。
即便是那些密探真的不惜一切,怕也很难战胜那些魔道高手、完成对二帝或杀或抓的指令。
一旦二帝进了临安城,即便是自己如何布局、如何想要抓紧最后时间把天下万民之心和他们的信仰之力凝聚到自己的身上来,刘行知道都难以再面对道义大理的层面上抗拒二帝。
不过刘行是谁?刘行不是宗泽、种师中和胡安国,不像他们一样心存愚忠在、闻二帝而色变。不是赵构,不敢违背lún_lǐ纲常和所谓的道义。更不是吴乞买,打不过只能想着使出此等损人不利己的计谋来拖延他被灭亡的时间。
就在利用加冠礼布局坑掉胡安国苦心培植几个月,好不容易拉起的第一批朋党核心人物的同时,刘行其实也预谋出了另外一套计策。
杀,天策卫肯定杀不掉。抓,武英阁未必抓得到二帝。
那怎么办?说难办,那是因为道义。说好办,那是因为如今天下实力最强、军民万众之心所系的不再只是赵宋皇家,更多是刘行。
只要军民万众之心还在自己身上,刘行在加冠礼前夜便做出了一个决定:以打草惊蛇行夺取湖北之实,用调虎离山再取淮南。先奠定沿长江南北对立的局面,如果二帝真的归临安。再让“南朝八友”使借刀杀人之计。
如果赵构不敢动手,不中了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那也好办,接下去刘行还可以借别人的刀子去除掉那两个昏君……
一切想好,必须按照预谋好的计划进行。
那这个计划第一步是谁呢?是刘子羽和吴玠手上的兵力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刘行是给刚刚接任南面总督的吴玠下达了让他去攻取湖北的命令。而事实上吴玠心底里反对内战,反对对南朝开战,刘行是深知的。
既然他不愿意跟南朝开打,刘行相信自己的号令发给他之后即便他不会抗命,肯定也会拖延出兵时间。
他拖延。但只要河南的兵马一调动,南朝正在与钟相激战中的刘豫、苗傅和刘正彦必然大惊。打草惊蛇,惊得便是那三个家伙。
那三个家伙一旦受惊会怎样做呢?刘行坚信,他们只有两种要则。要么是腹背受敌、一面继续在鄱阳湖跟钟相对攻,一面调出一路人马来回援江陵、阻止吴玠从河南南下。
要么就是想淮南求援,他三人机继续与钟相死战的同时,让赵构调淮南之兵去湖北抵挡吴玠的兵马。
无论南朝到时是如何的选择,两种选择都会出现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南朝左支右拙、只有被动挨打、绝无主动反击的机会,赵构所定的北伐“以战养战”之策也就胎死腹中、无法施行了。
拒敌于国土之外。这是打草惊蛇的真正目的。刘行不希望河南、山东和东川三地刚刚恢复的民生,才几个月的光景就被同胞内耗给破坏掉。只有确保了不使自身刚刚恢复的民生受损,才能在日后的全面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吴玠真的会拖延出兵马?
答案,在种师中、宗泽闻知刘行已经下令对南朝开战,让吴玠去夺取湖北的消息后被惊傻的时候已经揭晓。
不出刘行所料,吴玠从一个腿上绑着神行甲的通传使手上接过刘行的命令后,他先是轻叹一声,似是自语般地说了一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打南朝,置我于不义呀……
这一句说完,吴玠虽然心有不情愿。却也只能有条不紊地装作去执行命令。
装作执行命令,为何这样说呢?当然是吴玠的调兵遣将,与他从前对付东川那些南蛮时截然不同了。
从前攻打那些南蛮的时候,吴玠是以精锐做先锋、直接调精兵强将去做先头部队。为大军攻城拔寨的。
这一次呢?吴玠放着他手下几个镇的禁军、边军没先去调动,反而是先将从西夏刚刚选调到河南的十二标、六万六千巡防兵选作了先锋。
以标为作战单位南调河南的那些党项兵,不可能直接派出去呀!因为以标出战,纵是那些党项人再是善骑射、精攻城,也势必在遇上南朝重兵集结的情况下被打散打乱呀!
吴玠既不想打内战,更不想让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威名丢掉、颜面扫地。那他怎办做呢?他先是给刘行回了一封奏表。言明:汉人杀汉人不妥,让党项人做先锋可使你我少失些德行。故而,恳请太傅准我编练十二标党项巡防兵后再行出战。
好吧,这拖延的口实多好呀!刘行接到他的奏表后,能做什么呢?只能是为了“不失德行”而同意他的请求。但是呢,既知其是在有意拖延,刘行又怎会没对策呢?
刘行的对策是什么?刘行是这样给吴玠回复的:以河南讲武、武备两堂速成班学兵为骨干进行编练,将十二标党项巡防兵十日内编练为六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