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超凡大明星>第174章 最终票房

星驰传媒集团的成立,扩展了上嗨、广周的业务经营,其实主要还是以王阳的策划为主。

《第一次》、《空姐》、《藏地密码》三本依靠实体出版的策划、推广、宣传来提高销量,在上嗨和广周成立分公司,结合当地的书店资源,进行传统地推和互联网平台的结合推广,把三本提高,是星驰传媒在出版业务上最大的收入来源,而《藏地密码》更是重重之中。

燕京、上嗨、广周、台窝,分别代表的是北方、珠三角、南方、海外四个文化经济发展大区域,只有分公司建立起来之后,出版业务的策划和宣传才能做到最大化,内容版权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

这两天,红月就在忙碌着为成立分公司而东奔西跑,分公司的初始规模也不用太大,主要还是建立一个策划宣传队伍,上嗨分公司建立大约20人团队运营策划就差不多了,红月招聘了一位在出版界有经验的,主管过大型国有出版社版权运营的商务总编沈佳怡来担任上嗨分公司的总经理。

跟随着沈佳怡一起的原始团队有10人,红月又重新在上嗨招聘了10人,从总公司再调派了一个财务和一个运营总监,基本就把一个分公司的框架打造了出来,至于说更细节上的,红月自然是交手给了沈佳怡来做。

与所有大型集团一样,除了是给予沈佳怡有较高的年薪之外,在子公司股份的分配上,也给予了极大的空间。

星驰集团和两个新子公司的关系,都是82分控的关系。

沈佳怡有20股份,星驰集团拥有80。

不过王阳工作室和星驰集团的关系是挂名,首先工作室是王阳个人百分之百控股,或者说没有股份,完全是个体私营。但是在明面上,星驰集团拥有王阳工作室。实际操作和财务也都没有和集团有任何交接。

所以实际上,星驰集团成立后,旗下一共是四个注册公司,实际上是三个实体公司。其中王阳工作室属于空壳注册账户公司,燕京分公司业务由工作室全权代理。

但不管怎么说,看起来怎么复杂,实际上就是五个公共资金账户,第一个是星驰集团。第二个是燕京分公司,第三个是台窝分公司,第三个是王阳工作室,第四个是上嗨分公司,第五个是广周公司。

星驰集团由王阳、红月、颜乐、戴明伟四人重新组成的董事会。

而沈佳怡就是新股东成员,她虽然拥有的上嗨分公司的20股份,在集团内的总股本只有40万股,大概只有0.08,不过在原始股当中,她目前已经是员工股当中第一人了。

王阳采用的是先分公司持有股。后按集团股来等价兑换进入高层董事局。

比如沈佳怡把上嗨分公司做大,盈利特别高,集团就会按20股来估值价格,在高层空缺位置时候,让分公司负责人上位,集团以集团股来等价购换子公司股,完成一个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这是星驰传媒集团在成立新公司,采用的一种比较创新举措的战略合作方法。

红月按照董事长王阳的指使,她在上嗨迅速的成立了沈佳怡分公司后,转而又找到了另一位合作伙伴张翰。

沈佳怡、张翰两个新加入成员。就不属于原始股东,按照王阳的命名就是“开拓型新股东”。

“开拓型新股东”的招聘资格一般是在行业内已经有过大量的人脉经验,但是又缺乏资本和更大的平台,或者在创业过程当中遭遇到了挫折之后的人。

沈佳怡是前者。张翰是后者,一个是国企的女强人,因为缺乏创业精神,但是又不愿意继续看脸色打工,所以加入了星驰,成为了上嗨站的负责人。

张翰是创业影视公司失败。和颜乐的类型相似。

上嗨站,则是暂时以运营作品和作品周边的文化出版为主要业务,这是沈佳怡的老本行,她做起来很顺手,又带着团队而来,所以几乎刚刚上班,没两天的功夫就把《藏地密码》在上嗨销量提高了25!

王阳只给沈佳怡的分公司支配了1000万子公司资金支配权,公司总价值也不过1500万,至于说以后这个分公司是扩大化,还是倒闭,完全就要看沈佳怡自己,集团唯一能够提供的就是内容和版权的授权运营运作。

广周站的张翰分公司,因为是涉及到了影视与艺人经纪,也以这两个业务为主要收入盈利点,加上张翰有过掌管运营过亿资本的经验,所以成立开始,资源和资本都和颜乐几乎一样,初始资金投入了7000万,计划在一年内投入2亿,用于制作王阳作品的影视剧。

比如说《第一次》、《和空姐》这两部都市言情都可以让张翰的分公司来全权的处理运营。

总结下来,在2006年接下来一年里,王阳对星驰集团的要求和规划是这样子的。

一、燕京分公司投资制作《飘渺之旅》、《完美世界》手游、网游、动漫三大产品。

二、上嗨分公司运营《第一次》、《和空姐》、《藏地密码》、《飘渺之旅》、《完美世界》五部,以及一年内王阳再创作的的出版业务。

三、广周分公司投资制作《第一次》、《和空姐》电视剧,以及番外微电影,网络大电影,或者是自我搜寻网络搞笑剧本,改编拍摄网络神剧。

四、台窝分公司以联合投资制作王阳要创作的电影剧本,走精品电影制作路线。

五、王阳个人工作室,以微信、文信、龙腾阅读,以及各大书城合作途径为主要,


状态提示:第174章 最终票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