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狂野战兵>384.第384章 背后奇袭

炮兵刀是一种近战格斗的利器,预防的就是在炮兵阵地遭到袭击,护卫的步兵人员被杀伤,炮兵不得不投入近身自卫战斗的时候,几乎是唯一的武器。

一般,炮兵的部分军官配备手枪,普通炮手,炮组人员,都随身配备特制的炮兵刀,一种相当于日军指挥军刀一半稍长一些的刀具,大号的匕首吧?

这种武器,怎么说呢?聊胜于无效果很有限,所以,上一次在武宁城外,赵羽率领的敢死队骑兵一拥而入,将日军炮兵砍瓜切菜,踏成稀巴烂。

不过,这个日军炮兵身手很厉害,一看眼神和动作就是老兵!

从战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浑身上下弥漫着凛然的杀气,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眼看着一名士兵遭殃,赵羽速度更快,举枪射击,消音器下步枪的声音轻微到了极点:噗!

标注的狙击精度,射中眉心,子弹钻进眉骨,钻出一个小小的血洞,切开了神经中枢的联系,还可能因为内里脑浆的柔软质地,导致子弹突然翻转,巨大的动能随着弹跳翻转,好像一只大手一样,将脑浆全部搅拌成糊涂酱……

炮兵沉实地砸倒地上,结束了全部远程火力支援点上的日军战力。

十四名日军炮兵,四名卡车驾驶员,两名辅助人员,在赵羽小组的突然袭击下,全部阵亡。

为了掩护战术意图,特战小组的身份动态,大家立刻将杀死的日军炮兵等尽快悉数抱起来,扔到卡车上,清扫了战场。

此后,这五个特种人员,就掌握了日军远程重型炮兵的命运。

不过,赵羽没有进行操作射击,他叮嘱大家迅速进入狙杀状态。

五个人依托日军服装的伪装,依靠卡车和摩托车的屏蔽,伏地射击。

日军在三百多米的距离,部分人员在二百多米,最远的日军已经突击到四百多米的位置,而此地方和敢死队的位置相距在六百多米。

虽然日军在进攻的战术和队形上非常讲究,娴熟而利落,可是,在后方看起来,就没有多少严谨性,完全是一个松散无序的散兵弧面。

赵羽没有说话,用一声声轻微震撼的射击,宣告了自己的意图。其余四名战士马上追随他的动作。

五个人进行了一分钟的射击。

为了保证射击的效果,他们的工作面也呈现扇面形态,避免重复打击一个目标。

赵羽还有一个要求,宁可速度慢,也要保证射击的精度。

一分钟时间里,赵羽恐怖地点射和自行装弹,期间还观察和认定,瞄准目标,计算各种纠偏诸元等等,射光了六个弹仓,30发子弹。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这是贺绿汀先生《游击队之歌》里的唱词,可是,这个理想到爆棚yy到无限的要求,好像是专门在给赵羽点赞歌。

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儿。

这一次战斗,他给杨晓辉等狙击手的要求还不太一样,比如,狙杀必须准确,但是,具体位置可以是脑袋,也可以是臀部以上的任何位置。

最有效的,威力最大的是爆头,可惜,38式子弹属于小口径子弹,威力不足,因此,除了他亲自打敌人的后脑勺以外,或者是咽喉以外,其余的杨晓辉四人,目标都是敌人的后心窝。

此时是初春,赣北江南绝没有春寒料峭这一说,已经温热起来,日军服装已经是春秋装,单薄了许多,这样,随便击中后背或者后心,杀伤力都可以。

就连赵羽,也不轻易攻击敌人的脑袋,除非是侧翼扇面的敌人,从太阳穴和耳朵的位置爆头。

人类的后脑勺其实保护性非常强,因为部分人的脑袋特别远,甚至可以将子弹滑偏,就是近距离现代武警执行死刑,有的都需要补枪数次,这就是后脑勺头盖骨的威力。

后颈椎是赵羽最喜欢的地方,因为每一弹过去,被弹的日军总是瞬间被推倒,彻底瘫软。

有的日军被打断了脖子,有的是动能冲击,瞬间身体摇晃错位,引发脖子折断。

赵羽先后毙伤了30名鬼子。

在他的枪下,凡是受伤的,也基本没治,等于死亡,脖子折断的日军其实生不如死,在战场上的重伤员,不仅丧失战力,还能拖累敌人,加上保护和运输等,给敌人造成的困难更大。

杨晓辉打出了22发子弹,击中敌人20个目标,正中心窝10人。

其余三名神枪手,平均射击20发子弹,毙伤效果在15人左右。

他们自己也没有数数量,战斗最紧张的关头,哪里还能管那个?再说,敢死队是按照结果总体统计的,注意默契配合统一作战,反对游离在协同战斗之外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

就这样,一分钟的逆袭,杀伤日军95人左右。

这个数量,是极大的数量,在战场上的感觉,就是日军扑通扑通小饺子一样纷纷栽倒!

日军总数接近五百人,赵羽小组干掉敌人大口径迫击炮部队和汽车兵,辅助兵等20人,合起来已经115人,占日军参战部队的四分之一还强了。

此时,冲锋中的日军,已经在激烈的对峙中消耗80多人,加上赵羽小组的抄袭,日军损失惨重,毙伤200,是总数的五分之二。

这样的损失比例,40,在战报中可以算惨重!

真实历史上,第二次长沙会战战罢,第九战区的众多参战部队以军为单位,损失率都超过了40,所以说,这是薛岳和第九战区的惨败。至于说长沙未丢弃


状态提示:384.第384章 背后奇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