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群英三国>第62章 治下的变化

大量的世家,从地主开始向资本家转变。但就算这样,商业也不过是他们的副业。谁都清楚,只有读书习武入仕,才能够庇护家族。

只是,目前势力范围内的学校较少,小学还好。至少普及到了各县。只是小学主要就是启蒙,先是扫扫盲,教导一些标点符号和汉语拼音,然后就是一些基础算学,好歹不至于七加八都能算出十四来。

目前,也只有各郡治所才会有一所中学。而且不少还在建设过程。考虑到师资的问题,每个学校大概可以招收一千人左右。好在方云没有强制要求六岁以上幼童,必须要义务上学,然后普及义务教育。所以能上学的,基本上都是有点家产的。至少也得是富农或者小商贩。但后者显然也不可能,那么轻易把家中的劳动力,送去学校。

其实也不是方云不想,只是各种物资尚未到位,而且也怕引起这些世家的反弹。最重要的是,师资不够。若是单纯让某一州普及义务教育,这就显得有点厚此薄彼,也会使得外地的百姓大量迁徙到该地。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经过戏志才的泼冷水和郭嘉的分析,方云也不得不承认,在短期内。他还不具备普及义务教育的可能性。再说,若非高薪而且教育部门也算是公务员,只怕想要让那些原本可以出仕的学子,跑去当老师什么的,这几乎都不看。

一般的私塾,都是那些告老还乡。又或者知道自己没什么出息的士子,才会新建并且自任教习。主要也有造福乡里的意思。就算是这样的私塾,能够教导的弟子也不超过二十人。多了教习也没那个精力顾及到。

倒是军校那边,报名的学子比较多。显然不少世家都意识到了,如今天下即将大乱,这个时期将是文官不如武官的时期,而且有可能会持续个几十年。这段时间,最有前途的不是或者专科院校,而是报名军校。

成为一个军官,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说不得封侯拜将,这样才能够真正庇护到家族。

针对这突入起来的报名潮,方云不得不给出一个标准,那就是所有报名军校的学子,必须要中学毕业。毕竟军校出来的,只能是军官。作为一个军官大字不识一个那显然说不过去,更别说在打仗的事实,也涉及到一系列的数据资料。

不否认,也有些人脑袋不怎么样,但英勇善战的。只是到底这样的人比较少,历史上的名将,几乎都有一定的出身。哪怕是隋唐所谓的‘三板斧’程咬金,其实也是世家子弟,而且别人用的是马槊,而不是板斧来着。

再说,这种没头脑没文化的武将,其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使用的范围非常狭隘。方云需要的,是一种可以兼顾各种情况的军官,哪怕个人的无力再强,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哪怕是他身边的典韦,统御如今都超过了63点,至少可以应付一些指挥工作,更别说他本身就有‘步兵擅长’特性。

同样是先天武将的黄忠,统御高达95点,这也使得他能够担任一方镇守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个理由,方云觉得以后的军官,也应该以统御和智力为主,个人武力为辅。不忽略个人武力,但同样也不重视个人武力。若是真的有好苗子,大不了给他一个武魂便是了。而若是做到了纯武力的地对武将,也大可取其武魂来填补己方将领的武力不足问题。

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忠诚性和服从性。纯武力的将领会比较骄傲不服管教,武力越高就越放肆,对于军队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榜样。

若是没人可用也就罢了,军校都建立了还要给这种人擦屁股什么的,方云做不来!

君主的喜好永远都是麾下百姓追捧的对象,自然而然的,方云的用人标准也影响到了治下百姓们的想法,所幸的是,这是一个良性的改变。

而看着他们越来越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进行改变,方云也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无他,只因为自己做出的那么多努力,至少没有白费……

ps:要搅动天下势力,后备技术这些必须也要跟上,所以这几章都涉及内政。

最后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二位一直以来的厚爱!

感谢书友‘白衣阿风是我’、‘天音之韵律’和‘送包子’的月票!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投推荐票的各位书友,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厚爱和支持!


状态提示:第62章 治下的变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