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最后的三国>第1175章 渡河强袭

罗宪选择的渡河地点是怀县南面的广武渡,此渡口因黄河南岸有广武城而得名。

提起广武城,那可是大名鼎鼎,天下皆知。广武古城位于广武山上,分为东西二城,中间隔着一道深涧,乃当年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武山山势自河边陡起,由北而南,绵亘不断,峰峦尖秀,峭拔数十丈,朝霞暮烟,变态万状。北面,滚滚黄河紧贴山脚而过;西南,万山丛错,群峰峥嵘。这里,不仅谷深坡陡,崖壁参差,而且西有成皋之险,东北有敖仓之粟,南有重镇荥阳,为古代的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楚汉相争之时,汉军趁项羽东击各地之机,出兵夺取成皋,后屯兵广武,阻楚西进。楚王项羽急忙率兵西来,亦屯兵广武,和汉军隔涧对垒,两军在此连番争夺,相持数月,最终因楚军缺粮,军心涣散,加上韩信也出兵击楚,项羽被迫与汉约和,以“鸿沟”(即广武涧)为界中分天下。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指此鸿沟。

陆抗沿着黄河西进,自然不可能不考虑黄河北岸汉军的威胁,但黄河千里防线,陆抗根本无法预知汉军会从那一个渡口渡河,如果全面沿河防御的话,吴军的兵力又显得不足,更何况陆抗最主要的进攻目标是洛阳,对于黄河北岸之敌,也只能是略加防范,在几个重要的地方布置重兵在行防守,比如虎牢关和荥阳,处于东西通道之上的要镇,自然得重点防御。

而且荥阳是吴军的屯粮之所,吴军从各地调集来的粮草都集中屯放在荥阳,然后再向前线转运,荥阳之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蛇打七寸,刘胤选择的攻击点自然是吴军的要害之处,荥阳是联结东西的通道,更是吴军的屯粮之所,如果汉军拿下荥阳的话,吴军不光是退路被掐断那么简单,一旦失去了粮草供应,吴军将会不战自乱。

不过陆抗又焉能不重视荥阳的防御,黄河防线太长吴军兵力有限无法兼顾,但守住荥阳一城,陆抗却是有信心和把握的。

陆抗安排平东将军张象为荥阳守将,平寇将军蔡敏率兵三万驻守荥阳,而虎牢关与荥阳相距不远,一旦荥阳有事,驻守在虎牢关的镇南将军伍延便可随时增援,互为呼应。

罗宪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布署渡河作战之事宜。

既然确定要从广武渡河,罗宪首先就派出了斥侯兵,乘着小船,连夜潜渡过河,探明南岸的状况。

斥侯兵很快地就传回了对岸的消息,吴军受困于兵力不足,只能是重点防御荥阳和虎牢二城,至于黄河南岸的广武,吴人压根儿就没有派什么人马驻守,只是留有一支数十人的巡哨队伍。

罗宪哈哈大笑道:“真乃天助我也!”于是下令派一支精锐的斥侯小队过去,首先将吴人的这一支巡哨给干掉,而后调集渡船,昼夜不停地运送人马过河。

张象派出一支巡哨的队伍在黄河南岸监视汉军的动静,凭着这几十个人,挡当然是挡不住的,不过张象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汉军的动向,以做好应对之策。

罗宪自然不可能让吴人掌握自己的动向,侦察到吴军在南岸有巡哨之时,首先便派人将这支巡哨的队伍给干掉了,这下张象就成了睁眼瞎,对汉军的渡河行动是一无所知了。

尽管没有吴军阻拦,但右军团可都是骑兵,人马俱渡,所耗费的时间就要长得多,日夜抢渡,也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方才全部渡过了黄河。

这两天的时间内,吴军已经从虎牢关向前推进了八十里,已经可以遥遥地望到洛阳城巍峨高耸的城墙了。

罗宪在广武城集结起军队之后,兵分三路,东面一路由卢逊率朱雀军赶往陇城,切断荥阳之敌向东退却之路,西面一路由邓朴率领青龙军,攻占虢亭,切断荥阳和虎牢之前的联络,中间一路由罗宪亲自率领白虎军、玄武军、麒麟军,直取荥阳。

右军团全部是骑兵队伍,来势极快,万骑攒动,气势滔天,荥阳守将张象听到汉军已渡过黄河向荥阳杀来之时,顿时便有些发慌,急忙与副将蔡敏商议:“蜀人来势汹汹,这该如何是好?”

蔡敏道:“蜀人虽众,但尽皆是骑兵,骑兵利于野战而不利于攻城,我们只需死守拒战即可,另外火速派人通知驻守虎牢关的伍将军前来增援,亦可禀报陆大司马,我们只需坚守数日,援兵到来之时,荥阳之围便可解矣。”

张象也深知汉军骑兵的厉害,如何还敢出城交战,立刻下令驻守荥阳的军队全部上城守御,城门紧闭,吊桥高悬,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应战。

另一方面,张象火速地向虎牢关守将伍延求援,并派快马向陆抗报信。

荥阳城乃吴军的屯粮之所,从各处募得的粮草都先汇聚到荥阳,再由荥阳向外转运,二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可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为了确保粮草不失,陆抗在荥阳安排了重兵进行护卫。

一般情况下,军队的屯粮之所都安置在地形险要水陆要冲的地方,以方便转运,不过陆抗深知汉军骑兵的厉害,如果将屯粮处安排在野外的话,如何防御汉军骑兵的攻击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所以陆抗思虑再三,选定了荥阳城为屯粮之所。

荥阳城是一座重镇,城垣坚固,防御工事齐备,象这样的一座坚城,就算是专门的攻城部队来攻打的话,也是要大费周章的,如果是骑兵部队的话,那只能是望城兴叹了。<


状态提示:第1175章 渡河强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