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墓探>第524章 木雕仙树(上)

第524章木雕仙树(上)

阿罗说的那棵树,就在我们旁边,按照正常的地理方位来看,这棵树是大头冲下长得,不过因为我们也是大头冲下,脚踩着这个倒置的宫殿的屋顶,所以此刻我们看这棵树和我们在普通陆地上看到的树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这棵树的树冠并不大,现在正是夏天,这棵树竟然没有开花,而是满树的绿叶。我们靠到树下,仔细一看,这竟然并不是一棵真的树,而是一棵用木雕做成的假树。

“我天,这个树竟然是木头雕刻出来的,竟然跟真的一样。”大哲感慨道。果不其然,那树干,树枝,树叶,甚至树上的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都是木头雕刻的,但是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都几乎看不出破绽。要不是云显捡起了一片地上的落叶,发现是一块木头片,我们可能还意识不到这是一棵雕刻出来的树。

“简直就是栩栩如生。”云希明说。

“真的是可以以假乱真。”我说。

“阴阴,你们家素来都是做木料和古木家具方面的生意的,可曾见过这样的木雕?”陆大叔问。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不过看这棵树的大小,实在是我所见到的所有的木雕之中最大的了,真是巧夺天工。”我说。

“不知道谁这么无聊的。竟然想到要雕刻木头,古代人就是这么闲。”大哲说。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各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诞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有四百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木雕是一门艺术。绝非古人无聊所致。”我说。

“又是建筑,又是雕刻。这个左慈简直就是个能人啊,不过这样的用木头做一棵树的法子,有什么说道?”云显问。

“这样的技法有很多种,木雕其实也是大有门道的,首先就是要选材。木头的选择很重要,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你看这棵树的雕工,还有木料的文理,这是一棵硬木,准确的说是黄花梨木,也是非常稀罕的木料。”我说。

“单是选好了木料还不行,还要对木料进行处理,主要就是干燥。一种是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再就是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厘米左右,


状态提示:第524章 木雕仙树(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