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重生的红小鬼>一四一章 救援

红军总部派出了120人的特种部队。同时向参谋总部报备。这120人将3人一组,加上1-2个当地人,进入澳洲和周围岛屿,搜寻党代表的踪影。

这些人的中转站最后决定设在新加坡叶挺公寓。因为新加坡地理位置合适,港口也好,华人也多,好掩护。

朱培德、何应钦一起到蒋中正办公室,把张治中的报备公函递了上来。蒋中正看看,看来这些红军还是不死心啊。120人,40个小分队下去,也不能搜索多少地方。军委会要不也参与一下吧,让情报部门也派人去南洋搜寻,先组建10个小组,30人。让他们去找印尼勿里洞岛建立基地。

这时候中国没有什么正经的海洋生物学者,宋美龄只好求救美国学者。恰好美国坐落在圣地牙哥的(又翻译为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愿意提供帮助。他们根据南洋的情况,判断是海豚的可能性大。海豚的一些习性他们发送过来。

“有些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物种,生活在大群体中(有时超过200,000头个体组成),呈现出许多有趣的集体行为,成员间有多种合作方式,一个例子是,这些海豚群有时会攻击鲨鱼,通过撞击杀死它们。成员间也会协作救助受伤或生病的个体。海豚群经常追随船只前行,时而杂技般的跃水腾空,景象蔚为壮观。”

“沙捞越海豚的种群丰度,没有详细统计。大约有50万只生活在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水域。该海豚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日本沿岸海豚渔业有少量捕获。”

海豚十分聪明伶俐,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而且沟回很多,沟回越多,智力便越发达。一头成年海豚的脑均重为1.6公斤,人的脑均重约为1.5公斤,而猩猩的脑均重尚不足0.25公斤。从绝对重量看,海豚为第一位,但从脑重与体重之比看,人脑占体重的2.1,海豚1.17,猩猩只占0.7。

关于海豚的传说很多,有些也确有其事。例如,希腊历史学家罗图斯图在《亚里翁传奇》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亚里翁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列斯堡岛的著名抒情诗人和音乐家,有一次在意大利巡回演出后,便携大量钱财乘船准备返回科林敦,途中,水手见钱眼红,企图谋财害命。当时,亚里翁请求让他再唱一支歌,水手们答应了。谁知,他那动听的歌声竟引来了无数的海洋巨兽!在他被扔进大海之后,其中的一只便将他一直驮到岸边。这种神秘的动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海豚。

海豚不仅能救人于危难之际,而且是个天才的表演家,它能表演许多精彩的节目,如钻铁环,玩篮球,与人“握手”和“唱歌”等等,更重要的是,海豚都有自己的“信号”口叫声,这“信号”能让同伴知道它是谁和它所在的位置,便于彼此相互联络。”

宋美龄读着这些资料,蒋中正慢慢也听上瘾了。原来海洋中还有这么聪明的动物,比猩猩还聪明?猩猩是最聪明的猴子。

蒋中正说:“看来咱们也要有自己的海洋生物学者,不知道中国是否有此等人才。” 宋美龄叹口气说:“这个大学的美国的海洋研究所,刚开始是私人创立的,就是兴趣,捐献了家产。中国的儒家宗教都是留给子孙的,谁能够献出全部家产?”

蒋中正无语。他最近正在研读圣经,对中国的宗教也开始区别的看。但是这个古老的民族怎么办呢?也许分而治之反而有利些。

宋美龄却冒出:“我要去南洋新加坡,指挥这次搜救。他们缺少科学家,只会瞎碰。”

蒋中正说,“新加坡那里是叶挺,他不会听你的。”

宋美龄却说:“我又不是国家领导人,都是广东老乡,他有什么别扭的。我去找张静江的三小姐,她从小就与我认识。”

蒋中正说,“好吧。你愿意去就去吧,我让南洋陈嘉庚他们照顾你。”

这样又宋美龄组织的国府搜查队与红军总部派出的搜查队,联合出发了。他们乘坐英国太古班船,直接航行到新加坡。

叶挺项英知道国府是宋美龄带队,红军是严重总长带队,大家携带各种设别进入到叶挺的新加坡公寓。项英在这里旁边又给芸英买了一套公寓,陈嘉庚也给宋美龄安排一个公寓。总指挥部和红军现场指挥搜救的,都住在叶挺公寓。

考虑到叶挺公务繁忙,搜救指挥由严重总负责。英军与叶挺参谋培训班的关系,两军一直有不错的关系。这次派出海军参谋协调,派出轻型军舰配合兵力投送,并负责荷兰印尼海域,澳洲英军海域的联络。

这次强霖遇险,主要是保护张怀瞳小姐,所以张学良也派出沈鸿烈负责的两艘军舰带着50个海员,来帮助搜寻,补给由荷兰殖民政府负担。这是张怀瞳找荷兰殖民政府玛瑞安上尉交涉来的。毕竟人实在荷兰所属海域出的事,玛瑞安也是觉得愧对这位克莱尔老弟。沈鸿烈两艘军舰驻地就在瓦格纳的村子,现在50个海员(东北海军陆战队,穿便装前来)也分成16个小组,研究着地图。

沈鸿烈有了大致打算,就直接和怀瞳赶到叶挺公寓,听取他们的搜寻计划。严重和宋美龄把大致人员分配组图给沈鸿烈讲了,毕竟这些人中只有沈鸿烈是科班海军。

沈鸿烈也没有什么高见,自己的16个小组,连一个小岛都搜索不过来。他就问蒋夫人,海豚的习性你再给我们讲讲,这个是关键。

蒋夫人大致说了海


状态提示:一四一章 救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