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阴沉着脸,不悦道:“那她也不能杀你,还以我的名义,实在是太可恶了!赐死都不过分!”

刘娥道:“你真的要赐死她么?……现在正与契丹人打着仗,西北的党项,不全指望曹玮在那里镇着么?”

赵恒冷哼一声,悻悻道:“她也就是倚仗着父兄的军功!”

刘娥叹道:“她的命可真好!有一个好父亲,父亲死了,还有几个好兄弟!”

“那也没你命好,你有一个好男人!”赵恒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眉头一皱道:“说到她父亲,我忽然想起来了,他去世的时候,我去看过他,当时我问他怎么处理和契丹的关系,他说,‘太祖皇帝亲手平定天下,尚且还与契丹罢战言和,请陛下善承先志。’当时我对他说:‘朕为天下苍生计,当屈节言和。’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

刘娥看了一眼王继忠的信,问道:“那你想言和么?”

“凭什么呀?他们都欺负到家门上来了,还老打败仗!我凭什么要和他们言和?”赵恒握住她的手,说道:“我要御驾亲征……你自己在宫里,一切都要小心,知道么?”

刘娥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曹才人,你小心点儿,现在不能赐死她,也不能打入冷宫,就让她抱着荣华富贵过一辈子吧,反正她位份没你高,殿里的人也没你多……从此以后,我们横竖不理她就是了。”

刘娥见他如此,便安慰道:“你不用担心我。”

赵恒道:“嗯,你先回去吧,我现在要和大臣们一起讨论这件事。”

刘娥柔声道:“嗯,我等着你吃饭。”

“知道了。”赵恒唇角微微一勾,目送着刘娥的背影渐渐远去。

赵恒紧急召集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想分析一下这件事到底可信不可信,讲和有什么利弊。

众人先是对王继忠的死而复生表示了极大的惊讶,接着便集体失声,满朝文武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敢随便开口。

赵恒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然后就有人开始怀疑此信可疑,此事可疑,七嘴八舌,只是一味地怀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竟然没有一个值得他采纳的意见。

赵恒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毕士安的脸上。

毕士安作为首相,自然责任重大,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便说道:“臣以为可信,据臣看来,答应他讲和,暂时羁縻拖延,免得兵祸连连,也未尝不可。”

赵恒道:“他们率领着几十万大军杀气腾腾而来,难道就是为了来接受朕的羁縻么?”

毕士安道:“契丹内情,臣略有耳闻,曾经有一些投降的契丹人说起这件事,说他们这次起兵,虽然深入,但是却屡屡受挫,不能得志,想要退兵,却又恐怕无名,回去遭人耻笑!所以臣料想继忠所讲乃是实情,臣请陛下相信他。”

毕士安说完,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都觉得此时两国议和,应该是利大于弊。

赵恒一摆手,制止了他们的谈话,淡淡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辽人入侵,野心勃勃,现在连连败退,就想请和,朕料得他们得请之后,必定会有进一步的要求。朕屈己安民,以财物换和好,大可答应他们。但是朕虑及他们盟好之后,会以关南之地为借口,要求割还。如果他们想要土地,朕必将御驾亲征!”

最后全体达成一致,同意议和,赵恒亲笔给王继忠写回信:朕丕承大宝,抚育万民,常思息战以安人,岂欲穷兵而黩武。今览封疏,深嘉恳诚。朕富有寰区,为人父母,傥谐偃革,亦协素怀。诏到日,卿可密达兹意,共议事宜,果有审实之言,即附边臣闻奏。

赵恒令石普将手诏交给李兴,李兴回到辽营,王继忠一看,赵恒虽然同意了和谈,但是却并没有派遣使者过来,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而此时,战线已经全面铺开,不只是河北和河南,就连河东的太原,也爆发了一场激战。

驻守在那里的宋军主将是高继勋,他的手里只有三千骑兵,而辽兵却有五万。

双方实力相当悬殊,高继勋登高远望,忽然间唇角微微一勾,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身边的将士都一脸紧张,看见他笑,不明所以,高继勋用手指着辽军,对身边的苛岚军使贾宗说道:“你看见了么?敌人虽然很多,但是他们阵形不整,可见这个契丹将军是个庸才。我们虽然兵少,但是可以出奇制胜!你先带着人到山下去埋伏,我一定会打败他们,把他们赶进你的埋伏圈,到时候,你就全部歼灭他们。”

高继勋与高琼父子皆有威名,高继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作神将,常有奇计巧谋,军中之人无不佩服。

贾宗一听,欣然领命,赶紧带人前去埋伏。结果真的就像高继勋说的一样,他率兵击败了辽军,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逼进了埋伏圈山下的寒光岭……

草城川一战,高继勋又创下了骄人的战绩,以三千骑兵破辽军五万,斩首万余。

捷报飞到了赵恒的手里,赵恒微微一笑,心中却已大喜。

辽军又吃了败仗,萧太后愤怒填胸,率军开始猛攻瀛州。

萧太后乃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为了鼓舞士气,竟然亲自击鼓击鼓督战。

年过半百的母亲都亲自上阵了,耶律隆绪也毫不含糊,他本就文武双全,打仗自是不怕。

上自皇帝,下至士兵,契丹人不遗余力,都全力以赴,昼夜不停,轮番


状态提示:第267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