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昌唰地抽出宝剑来,用剑指着说书人,目露凶光,杀机立起。
“放了吧,杀了他也没用。”赵恒淡淡吩咐一声,携刘娥闷闷不乐地回到皇宫,刘娥回了崇徽殿,而他则去了崇政殿,一个人坐在宝座上,静默不语。
皇家威严,岂容践踏?以后还怎么统治臣民?
赵恒招来王钦若,问道:“现在,你说朕要如何做,才能挽回皇家的颜面?”
王钦若知道赵恒厌恶杀戮,轻易不想动兵。交趾黎桓去世后,诸子争位,知广州凌策与缘海安抚使邵晔等同设方略,建议赵恒立即发兵,一定可以平定交趾。交州八州使黄庆集等人也愿意充当先锋,率兵攻打交趾,赵恒却没有同意。
“黎桓以前经常遣子入朝觐见,海隅宁谧,不失忠顺。今闻其死,未能恤,而遽伐其丧,岂是王者所为?朕多要一块土地好干什么?牺牲一个人都不值得,不管是大宋还是交趾,两国百姓生活安乐才是最重要的。”赵恒说完,遂下诏让凌策等人前去交趾安抚,黄庆集等人仍计口给衣食,赐田署职,甚是优厚。
思及此处,王钦若便恭敬地说道:“陛下可以马上发兵,收服燕云十六州,即可一雪前耻。太祖、太宗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
赵恒幽幽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河朔生灵刚刚得到休息,朕不忍心再生灵涂炭,将他们复驱死地,况且刚刚与契丹修好,背信弃约,岂是君子所为?你再想别的办法罢。”
王钦若便又说道:“陛下仁德,怜惜百姓,实乃百姓之福。如果陛下不想用兵,那就应当要做一番大功业,可以镇服四海,夸示戎狄。”
赵恒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一凝,纳闷地问道:“何谓大功业?”
王钦若便笑了一笑,有些神秘地说道:“臣说的就是封禅……但是封禅得有天瑞,或者是希世绝伦之事,才可为之。”
赵恒的脸色马上便沉下来,不悦道:“朕刚登基的时候,就曾经下诏罢献祥瑞!当时有很多人争献祥瑞,朕觉得实在是可笑,只要朕安心治国,勤于政事,君臣同心,自然就可以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才是最大的祥瑞。”
王钦若道:“陛下胸怀坦荡,自然不屑做这样的事。但是纵观古今历史,几乎每一个皇帝即位,都有祥瑞出现:周朝代商,有凤鸣岐山;刘邦斩蛇,化为赤帝;刘秀出生,室有赤光,亮如白昼,并有嘉禾一茎九穗;曹丕篡汉,有麒麟降生、凤凰来仪、出现黄龙;刘裕出生,满室神光;李世民出生,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这样的事自古皆有,不胜枚举。”
赵恒道:“朕不相信这些东西,哪有什么麒麟凤凰啊?朕不想愚人愚己!”
王钦若便笑道:“所谓的祥瑞,哪一件是真正的天降地生?前代也不过都是人力所为,陛下只需要信奉推崇它,以此明示天下,就与天瑞无异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陛下觉得真的有河图、洛书这回事么?黄河中真的能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洛水中能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不过都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
赵恒沉默不语,黝黑的眸子越发深邃。
这件事,曾经,他不屑于为之。难道真的要走这一步么?
王钦若察言观色,盯着他的脸看了一会儿,又说道:“陛下可知,当日萧太后为什么匆匆撤兵么?”
赵恒依旧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钦若便又说道:“辽人向来无进犯中原之心,每次南侵,只不过是掠夺金帛占些便宜而已。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一意进攻中原,述律太后曾经劝他说:‘如果汉人做契丹王,可否?’辽太宗说:‘不可。’述律太后又说:‘既知不可,那儿何必非要做汉王呢?汉人难制,便是得了汉地也不能久留,若有何意外,后悔莫及!’辽太宗不听劝阻,果然身死异地,尸体回乡,述律太后因他不听母命,便不许他安葬,以此来警戒后人。此后历代辽帝,均明白汉人治汉地,辽人治辽地的道理。萧太后自恃曾有过高梁河之役和雍熙之战的胜利,想要破了这个传言,因此领兵进犯。谁知道兵马未动,先是折损了名将耶律休哥,接着耶律斜轸又在军中病亡。萧太后在萧挞凛的煽动下再次南侵,谁知道圣驾亲征,未到澶州,萧挞凛就已经被**子弩射死。萧太后再倔强,也不由得不相信这天命所在,辽人不可北侵的道理。”
赵恒微微点头:“似乎说的有点道理,契丹人迷信,杨延朗不就是因为契丹人畏惧他,以为他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宿下凡,才叫他杨六么?”
王钦若个子矮小,脖子上还长着一个肉瘤,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的文才极好,口才又极佳,很有才华他十八岁那年,在太宗赵炅率军进兵太原时,就作了《平晋赋论》进献,得到赵炅的赏识。淳化三年,他三试表现出色,殿试后被定为状元。谁知道放榜之前,他和同中一甲的同窗好友许载两个人高兴过了头,跑到酒楼里大喝了一顿,被人告状说他**喝酒,袒腹失礼,赵炅听后大怒,结果一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