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一开口就要把寇准株连九族,文武百官也没有敢开口为寇准辩驳的,他玩什么不好,偏偏要穿龙袍?这一次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这不是摆明了要造反嘛!谁敢为他辩护啊?搞不好,逆了龙鳞,触怒龙颜,也被划为乱臣贼子,打入十八层地狱。
“怎么都不说话了?嗯?说呀,朕就是很好奇,寇准穿龙袍,到底是什么意思?”赵恒唇角勾起一抹微笑,淡淡地看着文武百官。
寇准在朝中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他的为人很奇特,君子讨厌他,小人也不喜欢他,所以此时此刻,并没有几个人肯站出来为他说一句好话。
崇政殿里鸦雀无声,气氛有些沉闷。
赵恒见除了王钦若,再也没有人肯说话了,便把目光落在了王旦那张脸鼻皆偏的丑脸上,点名道:“王相,你告诉朕,寇准事事都想效仿朕,他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寇准每次犯错,都是王旦开口保他,这一次,如果王旦再开口保他,那王旦也就洗不清嫌疑了,但王旦若是不保他,那不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以前所做过的事?
王旦见皇帝谁也不叫,偏偏点了自己的名字,心中咯噔一下,略一沉思,便笑道:“寇准是有些能力,可就是有些呆傻,臣这就写封信去说说他。”
“嗯,朕也看他有些呆傻。”赵恒说完,便又下诏道:“明年春天,朕将亲自拜谒亳州太清宫,先在京城修建祭坛,等到拜谒太清宫回来之后,再恭谢天地,一切如南郊之制。参知政事丁谓为奉祀经度制置使,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副使,丁谓仍判亳州,一切如汾阴之制。”
—-—————————————————————————————————————
过了几日,兵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孙上书说:“陛下已经举行了封禅仪式和祭祀后土仪式,又亲自前往皇家陵园祭拜,现在又准备举行拜谒太清宫大典。对于这件事情,朝廷外面议论纷纷,都认为陛下是在效仿唐玄宗李隆基的行为,可是李隆基是后世帝王效仿的榜样么?李隆基使得唐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事迹,全天下人都知道,而陛下身边的近臣不肯对陛下提及,那是因为他们以奸邪之心对待陛下。李隆基当年政治紊乱,也没有人敢提醒他,等到后来逃到马嵬坡,军队士兵因为怨愤而诛杀杨国忠,李隆基迫于无奈才下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尽管如此,可是现在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臣希望陛下早点从拜神活动中醒悟,减少拜神活动,远离那些奸邪小人,停止不必要的建筑,这样就不会重蹈以前帝国覆灭的例子,也避免和李隆基一样后悔不及。”
赵恒看了之后,说道:“举行封禅仪式以及祭祀后土大典,拜谒皇家陵园,祭祀先圣老子,并不是从李隆基才开始的,《开元礼》到现在都还在沿用,不可以因为后来天宝年间的动乱而否定。秦王朝算是残暴至极,可是现在的官名、诏令、郡县等制度都还在沿袭秦王朝时代的制度,怎么能够因为人的过失而取消原本神圣的仪式呢!”
赵恒又写下《解疑论》,让文武百官传阅。赵恒知道孙一向朴直忠诚,虽然这次孙的言论过于激烈,但是却仍然欣赏他,没有指责怪罪他。
赵恒接着又下诏:首都卫戍部队在江淮驻军中挑选熟悉水战的士兵,然后在金明池对他们进行训练,并把这支军队命名为“水虎翼”军团,在金明池两旁建造军营,江南路、两浙路、淮南路各州也应该挑选士兵组建水军部队。
开国之初,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设置“神卫水军”军团,等到击灭江南各国之后,不再重视水军的建设。现在,赵恒认为军事训练不可以荒废,所以才又发布了这项诏令。
王钦若等人献上《新编修君臣事迹》一千卷,赵恒亲自作序,然后给这部书命名为《册府元龟》,“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取此名之意,即以此书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册府元龟》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书”,从景德二年开始,赵恒就命王钦若、杨亿、孙、钱惟演等十八人一同编修,历经八年成书,规模之大居四大书之首,数倍于其它各书,赵恒对参与编修的人员全部都加以赏赐。
十二月九日,赵恒做出来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兵部尚书寇准调回京城,任命他为权东京留守。
寇准觉得真是喜从天降,兴冲冲地回到京城,一回来就给赵恒提出来一个建议。
寇准建议赵恒把丁谓献上的仙草陈列在文德殿庭院中,让文武百官前来参观,赵恒笑笑,采纳了寇准的建议,果真把仙草陈列出来,让大家前来观看。
孙见自己阻止不了皇帝去亳州拜谒太清宫,便上书说自己的父亲已经八十二岁高龄,居住在郓州,请求赵恒批准自己就近任职,以便奉养自己的父亲。
赵恒任命孙为密州知州,让他就近照顾父亲。刘娥听说孙要离开京城,觉得有些可惜,便想要挽留住他。
“今年正月里,舒州境内的官吏、僧道、耄老二千多人请求官家去拜谒灵仙观,官家想也没想就下诏制止了此事。但是现在却答应了去亳州拜谒太清宫,你不觉得奇怪么?”刘娥目光淡淡地看着他。
孙道:“是呀,臣也觉得有点奇怪,却是不知为何?”
刘娥道:“你的为人,我们都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