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达纳德曾做过一项实验:把某人使用的词汇中表示肯定的部分和表示否定的部分加以比较,即可推断此人目前的心态和情绪,某人近来谈话中总是抱怨“恶劣”的气候、“乏味”的电视和“拥挤”的交通等,那么可以断定此人近来心情不会太好。
同理,如果总是在谈论过去或未来,就是避而不谈现在,那么此人目前的状况恐怕也不会太好。骗子一般在说谎时,为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常常会起劲地抱怨天气、抱怨交通、抱怨单位,似乎这样一来可以减轻他说谎的罪恶,让别人感到他所说的谎是情非得已;二来可以掩饰自己的谎言,使其不被揭露。
第三,一个人关注的重点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词汇和话题来表达。
比如,如果一位生意人经常唠唠叨叨地提到医院,那么可以断定,要么他患有严重的疾病,要么他心中一定有关于疾病的焦虑,这种焦虑一直潜伏在他的心中。在辨别谎言时掌握这一规律,可以探求对方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第四,词汇和话题还与人格和追求有关。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是有所追求的人,对与所追求的事情有关的话题,则格外热衷;反之,则可能毫无兴趣。比如球迷、棋迷,说起球、说起棋往往头头是道。但如果一扯到别的话题,很可能是一言不发。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与他展示的身份、职业不符,则此人很有可能是骗子。
9.以贬低自己作为谎言的开头
这样做会有许多好处,一是可降低对方的防范意识,二是符合社会传统观念,可让对方产生“此人很虚心”的信任感。
因此,高明的说谎者并非总是大吹大擂,而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声称自己“帮不了什么大忙,只能帮这么一个小忙”,待取得对方的信任后再开始“大动作”。
10.假话和真话混合说
高明的说谎者都知道,在“推销”谎言时,往往是需要讲一些真话的。真话是假话的“广告”,是引出假话的“引子”。例如,医生明明知道病人得的是无药可治的绝症,在讲了一些病人的真实病况后,却引出一个闻所未闻的进口药,声称此“药”可治此病。这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话语,让人辨认起来更难分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11.拉近距离背后的真正含义
要让谎言被对方接受,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对方先接纳自己。尽一切可能去“套近乎”,那只是低级骗子的伎俩,高明的骗子一般不会这样直露。
据媒体报道,有一位“明星”在面对媒体时,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小时候如何受苦,他是如何奋斗挣扎,他又是怎样受经纪人的气……一下让大家感到“他也真不容易”,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而后来有人揭露,这位“明星”所言,全是根本不存在的谎言,是为了获得歌迷的认同感而凭空捏造的。
12.解除顾虑很可能只是一个幌子
推销商的思维总是快人一步,比如一些房地产推销员,会主动说“您可能会问合同会不会有假”、“您肯定想知道我们的建筑质量”等一系列顾客关心的问题,然后再用准备好的台词一项项打消顾客心中的疑虑,但实际上推销的仍有可能是一些伪劣产品,而顾客却早已被他“想顾客所想”的精神打动了,不上当才怪。
13.识破用小“诚”换“大诚”的把戏
高明的说谎者深谙人的心理,常常会主动亮出自己的“私心”——当然,他亮出的只是一个假的“私心”或小的“私心”,而真的“私心”或大的“私心”,他是不会说的。比如,一位导游会主动告诉游客,到所谓的“免税店”买东西,他是有回扣,但仅是区区2%,即游客买100元货,他才得2元钱。游客们听了觉得这位导游为人“诚实”,2元钱又的确微不足道,不由产生了信任感,到了免税店大买特买。其实,这位导游拿到的真正的回扣超过了20%。这种谎言利用的是人们“以诚相待”的心理,即骗子用小“诚”来换你的“大诚”。
14.骗子“无中生有”的花招
县里刚调来一位新县长,说谎者在等对方谈完对这位新县长的了解后,会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我和县长不是很熟,但和县长夫人比较熟,我和她曾经是同事。”一下子就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再往下行骗就方便多了,因为对方已对骗子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其实,他根本就不认识新县长的夫人,这只不过是骗子“无中生有”的花招罢了。
15.客观的语言有时也是一种谎言
高明的说谎者往往会“推心置腹”地向你抛观地分析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利弊,对他有什么好处。在谈这件事时,他会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一种极客观的语言,不知不觉之中,你就没办法独立思考了。
骗子年年有,骗术特别高,但追本溯源,世上所有的骗子无一不是利用人们想走捷径谋取各种各样利益的心理而得手的;同时,又无一不是利用人们的“无知”而得逞的——这里所指的“无知”,有的是缺乏社会经验,有的是缺乏专业知识,有的是缺乏相关的信息,有的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那些骗子正是钻了这些空子才屡屡行骗成功的。
16.小心信誓旦旦的话语
说谎的人绝不会直接告诉你他说的是谎言,而会想尽办法让你相信他说的是大实话。
例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