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刘备这一次真的无法镇静了,高顺的这个意图让他甚至有点无法自控!
自己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冒险从西凉军中接了献帝到宛城,虽然不能对他增加实力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至少也有不少人慕名来投,而且升官封爵,也是自己的人马优先考虑,行事方便,其他诸侯,要想任命官职,还不是乖乖派人到宛城来奉上表书,才能得到认可?
但高顺却想凭一个玉玺,便分了他一半的好处,而且玉玺不过是死物,最多供奉起来而已,哪里像他这样有这么多人需要养活,还要平白忍受有些人的指摘,一个不小心,极有可能成为图谋篡逆的奸贼,身败名裂!
封官赏爵、任命将官这些都需要圣旨,没有玉玺的圣旨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要是高顺没有亮出玉玺倒还罢了,毕竟天子就在宛城,无奈之举,谁也不会说圣旨有什么问题,但一旦真的玉玺就在高顺手中,没有加盖玉玺的圣旨,便让人觉得失去了它原有的效用!
这是先朝流传下来,历经无数帝王的镇国之器,是皇权的象征,甚至可以说,一旦高顺有了篡逆之心,拿着玉玺自立为王,也有人会追随其后!
但高顺显然没有那么笨,虽然朝廷暗弱,甚至许多人都说“汉室无主”,可皇帝还好端端活着呢,一旦称帝或者称王,立即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公愤、民怨,他甚至比第二个董卓还要遭人唾骂!
所以高顺在他们看来并无丝毫不正之心,甚至还请求杨彪能在朝堂提议,将献帝重新接到长安,以皆帝都之气,重复汉室雄威,号令天下,实现第二个“光武中兴”!
高顺给杨彪勾勒的蓝田固然令人向往,但如今的这个局势,并不是能将皇帝接到长安,执掌玉玺便能号令天下的,可是高顺的理由却十分正当,甚至是浩然真气,一片忠君爱国、匡扶汉室的赤诚之心!
刘备很是懊恼,却又无可奈何,因为高顺的意图很明显,只是对自己的人马封赏讨个更加方便而又正当的途径,至于其他诸侯,高顺绝不干涉,所以当刘备冷静下来之后,又觉得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他执意不从,万一高顺将玉玺公诸于世,并要求请献帝到长安或者洛阳,定有许多人会支持高顺的这一条建议,因为宛城的确不适合做帝都,堂堂大汉天子,却只能蜗居在小小的宛城,这令许多年轻后进举得面上无光,已经有人暗中指责刘备应该将献帝就近送到襄阳了,哪里还能经得起高顺煽风点火?
退一步来讲,就算高顺没有玉玺在手,他本身便是卫将军,有开府任命之权,一封奏折送到,就算刘备不答应高顺的表彰,高顺也会按照既定职位继续封官,他所需要的,不过是名正言顺而已!
刘备乃是潜龙,能够隐忍,果然正如郭嘉所料,虽然高顺分了一点刘备的利益让他十分不爽,但从大局来讲,却在刘备的接受范围之内,因为这并未触碰到刘备的任何根本利益,只是让他心有不快罢了!
“洛阳破败,长安被董贼把持多年,污浊之气滔天,想必陛下也不愿再西归,权且如此吧!”冷静下来的刘备,思索一阵之后,便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杨彪蹙眉长叹,虽然这个结局他一路之上早已料到,他也知道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根本无力而为,天子定不能再回长安,刘备乃是皇叔,留在宛城自然要安全得多,那就只能答应高顺的要求一途,果然刘备便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杨修却暗自点头,刘备能够忍辱负重,看清其中的利弊,抉择果断,果然不愧英雄之称,虽然如今实力不济,但正如杨彪所说,刘备乃是潜龙,有朝一日,定能一飞冲天,要是连这点气度和抉择都没有,如何能在这乱世中称霸?
又问了一些冀州的情况,刘备便告辞杨彪而去,高顺的实力比刘备想象中的还要强大,而兖州的曹操,已经实力初成,等他完全平定徐州,稳定民心,袁术、吕布绝非曹操之敌,中原地大物博,人才辈出,除了高顺,看上去已经无人能阻挡曹操迅猛发展的势头!
看到诸侯们迅速发展壮大,饶是一向秉承明哲保身、旭阳实力的刘备也坐不住了,这几日老是心神不宁,玉玺之事自然只能由献帝及几位重要大臣知晓,一旦有重要文书或者圣旨,便要送往邺城加盖玉玺!
秋收即将结束,谷仓殷实,百姓安乐,百官庆贺,都称颂是因为天子来到荆州,才让周围五谷丰登,有的大臣甚至想摆宴庆贺,幸好被杨彪严厉制止,他虽然也要如此称颂皇恩浩荡,但并不糊涂,太过铺张浪费,或许会引起刘备的不满,虽然他心存汉室,又为大汉皇叔,但杨彪深知刘备并不如表面上看的那么悲天悯人,唯命是从,多次跟随天子逃亡,杨彪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刘备带着张飞和数十亲兵,在费、孙乾的陪同之下巡查宛城周围,一路上百姓都对刘备感恩戴德,盛赞皇叔之名,所过之处,无不躬身相拜,比起袁术,刘备的政策自然是十分宽和的,而且又对百姓爱护有加,有过袁术之前的压榨,刘备的这个政策在宛城、新野吸引民心的速度极快!
郡县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未有刘备时不时的眉头轻皱,在马上望向远处一语不发,甚至连那些百姓打招呼都置若罔闻,这在寻常,可是非常罕见的,张飞神经大条,只是负责保护刘备,孙乾也费看在眼中,却有些不解!
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