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九年三月份的东海各地,几乎各郡的官员和所有百姓都陷入了劝进的狂热情绪之中。
东海的百姓们想的没有那么多,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自家小侯爷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却只是自称一个侯爷的名号,实在是太委屈了,因此只是单纯的想要王泽更进一步。
而东海的商人则是觉得,自家侯爷称王建制正式立国,便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以后自己跟他国打交道的时候,也不必再老是解释为什么明明自己是东海夏国的商人,可是却只有一个侯爵盖的印玺。
相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目前数量日益增加的东海商人对于一个强大国家的渴盼更为迫切,只有有了一个强大国家的支持,他们才能走得更远,并且安全的获取更多的利润。
和前面民众、商人们对王泽的极力支持,东海的官员就显得有些复杂了,虽然其中大部分是真正支持王泽的官员外,还有一部分官员是准备进行投机的。
对于一些没有实干能力,但是又很想进一步的官员来说,劝进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尤其是第一个劝进的官员,不仅能够让老大看到自己的不懈支持,而且还能吃到第一口鲜美的蛋糕。
毕竟因为过去王泽治下实在缺乏官员,因此很是有一批能力有限的官员充斥在东海各郡的官府中,这些人虽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很难再进一步,但是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谁又会放弃这么一个好机会呢?
过去不是没人想向王泽劝进,不过想想还有一个王勇在三齐之地,王泽与王勇两父子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因此这些人都是迟迟不敢开口,如今既然已经有了刘忻、羊枯两人开了头,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短短十几天时间之内,东海各郡的大小官员纷纷上表,请求王泽登基建制,称王立都;有些官员的级别不够,甚至还有一个官署集体写了劝进表的。
紧接着就是在东海各地发现了多少祥瑞等等,官员们声称此等祥瑞可见乃是昊天上帝神辉显世,因此官员们上表劝进的声势更加厉害起来,甚至还有一部分不要脸的官员干脆跑到王泽暂住的平阳郡城跪求王泽称王。
面对着文官们的劝进狂潮,分别驻守在东海各地的各军将领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写来劝进表,甚至连一些地方的百姓也在一些士绅的组织下写下万民书,泣血请求王泽称王。
到四月份的时候,远在南洋的汉城、叶城、泗水城先后采伐到几棵上千年的珍贵紫檀木、金丝楠木等贵重树木,然后用大船运到了东海,这些是南洋各地给王泽准备制作王座的材料。
看到这么一批上好的材料运到,于是谭木匠手下那一帮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和秦津一群手艺精湛的金银匠,双方为了能够抢下制作王座的活,差点为此打了起来,最后还是羊枯赶到喝止了他们。
一时间整个东海的气氛变得千奇百怪,对于自己称不称王这些人表现的比自己还积极,王泽很是诧异,好像自己不称王建制的话,那么东海的百姓就活不下去了似得。
不过王泽明白,事情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自己的称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只要自己走上这一步,那么以后的路就只能勇往直前,再也不能退一步,不然等待自己和家人的就是万丈深渊。
当然了,只要自己能够前进一步,身边的这些人就可以跟着进一步,只有不断地胜利和发展,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支持自己,也怪不得这些人热心。
虽然知道一些人的小心思,但是在考虑到刘忻、羊枯两人之前说的那一番话之后,王泽还是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东海夏国已经是一个人口二三百万的大国,比起南陈来也差不了太多,真的也该认真规范起来。
当时间进入到四月底的时候,王泽接到了一封来自高密郡王勇写的亲笔信,百姓们得知就连身在三齐的王泽父亲王勇也极力支持王泽称王建制后,这下东海的百姓更加亢奋起来。
以前他们还会担心因为权力问题,导致王勇和王泽父子之间因为争夺权位发生内讧,因此当时东海的民众们心中还颇有些忧虑,到此时知道王勇的表态后,他们连这点忧虑也没有了。
在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后,王泽终于答应了刘忻、羊枯等人的请求,同意称王建制,虽然一部分撒泼跪求王泽称王的官员被王泽以玩忽职守处分掉,但是这个消息依然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尤其是平阳郡,特别是平阳城的百姓们,他们显得尤其活跃和兴奋,他们认为纵观东海各郡,唯有平阳城的各种条件才是最好的。
如果小侯爷要定鼎国都的话,必然会选择立都在平阳城,这里不仅是东海各郡南北交通的中间位置,而且紧邻港口海运交通便利,附近还有广阔、富饶的平马川,可以为以后的国都提供充裕的粮食供给。
于是平阳城的百姓们载歌载舞自发的举办起大量的活动来,一时间整个城内成了一个热烈的海洋,大量的爆竹被点放起来,全城到处都充斥着一股火药的气息,好像是打过一场大战似的。
但是当王泽的决定公布之后,整个平阳郡城的百姓们都空欢喜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泽没有将国都定在平阳城,甚至没有在将国都定在东海,竟然是选择了才刚刚建好的镇海新城作为东海夏国的国都所在。
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东海的百姓,虽然对镇海和整个勿吉之地的开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