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南北灭隋唐>372.第372章 罗马人的日记

‘十八日十二月夏历十一年

按照罗马的说法,今天已经是新年的第一个月了,伟大的查士丁二世陛下已经继位思念,但是对于东方的赛斯路人来说,如今才只是他们的年底,只有过了十几日后的元旦,那才算是他们新的一年。’

南海的冬季微风鼓浪,庞大的船队依然坚定的航行在大海上,阵阵海风微微吹过,海面上依旧阳光明媚,不时还可以听到海鸥的叫声,不过贝尔萨利卡今天却没有出去跟人聊天,而是在自己的舱室内写日记。

从离开埃及后他就一直在坚持写自己的旅行日记,之前他一直觉得除了夏国人的战斗力强悍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好写的,不过自从十天前离开吕汉郡的汉城后,贝尔萨利卡就对书写日记非常郑重了。

他提笔写了一个开头之后,继续写道,‘一开始见到赛斯路人时,他们只是十艘可怜巴巴来到埃及的海商模样,虽然他们带来的丝绸是那么的顺滑,瓷器是那么的洁白美丽,犹如象牙一般,但是这些赛斯路人除了身材高大一些外,长得并不美丽。

总督大人很重视这些突然到来的赛斯路商人,他决定派出使节去联系东方的赛斯路人,当我受命跟随他们一同前往东方出使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也门外海的一片岛屿已经被他们占据了!’

‘也门是帝国通往波斯与东方的重要通道,他的重要性对于罗马帝国、阿克苏姆亦或者是波斯帝国都很重要,因为这里是西方世界通往东方世界的一个重要通道,那片岛屿虽然距离大陆有些远,但是一旦这里被赛斯路人占据,依然会影响这些国家对于也门的影响力!

因此当时我很不高兴,同行的商人中有人提议,让帝国立刻出兵夺回占领这个地方,反正这时塞斯路人对这里的占领也只是刚刚一个名义上的占有权,但是费尔聂斯克极力劝阻了我!’

‘虽然我很不高兴,费尔聂斯克所说的理由我觉得并不充分,不过我尊重自己朋友的智慧,不过当我们跟着赛斯路人的船队来到朱罗(亚历山大帝国对南天竺的称呼)南部一个被他们称为明珠群岛的地方时,我顿时发现费尔聂斯克总是那么的智慧!

谁能想得到,之前跟我们一起航行的十艘商船看上去只是商船而已,可是竟然上面也全是各种犀利的武器,一支数十艘朱罗国战船组成的海军舰队,竟然在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就被他们彻底消灭了!’

写到这里贝尔萨利卡好像是又回到了那天的战场上,他仔细想想当时的场景,然后继续写道,‘当时我以为这种大海战已经可以比拟当初波斯帝国与雅典之间的提洛大海战,可是随后我发现自己错的离谱了。

在距离之前战斗不远的地方,竟然有着数不清的战船残骸和无数战死的士兵浮尸,当时我甚至已经以为这就是魔鬼的地狱,但我知道那不是,那是塞斯路人强大战斗力的表现,他们仅仅用四分之一的力量就彻底消灭了朱罗国的海军四百多艘战舰。

而赛斯路人的损失仅仅只有数十艘战船,这个数字让我们震惊了,更让我们震惊的是他们联合朱罗的属国一起出兵,竟然将朱罗国的国都都给占领,这个曾经强大无比的海上强国已经无可扭转的衰落了,起因竟然就因为是他们企图劫掠赛斯路人的商船!’

‘当看到塞斯路人的强大战斗力后,我已经知道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们想要占据什么地方,他们强烈的报复心,复仇yù_wàng让人惊悸,唯一让我觉得有些安慰的就是他们对于我们罗马帝国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因为他们的国王陛下经常说大秦是和东方帝国一样伟大的文明!对了大秦就是他们对于罗马帝国的称呼!

从埃及出发,我们用了二十天到达也门,然后渡过那个被他们占据的岛屿之后,我们又用了二十天才到达明珠群岛,随后在明珠群岛的一个月里他们消灭了朱罗,之后用了十天渡过小海,来到一个被称为海头(沙璜)的岛屿。

这个岛屿据说是他们今年打败了一个觊觎他们土地的南洋国家占领的,这真是一个爱好战争的民族,他们今年接连发动了两次战役打通了整个东西方的海路,据说以前的几个帝国并不是这样的,过去的赛斯路帝国都是非常爱好和平的国度。

不过在随后停泊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朱罗国和南洋这里的战争,对于夏国人来说竟然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战争,听说他们伟大的国王陛下目前还在更北部的地方,同时对两外两个强大的国家发动战争,可能正是因为有了丰厚的海贸利润才没有让他们的国家破产。’

虽然钟离恺、浦洪等人在与贝尔萨利卡吹牛的时候曾经多次提到,东海的国土上有一座银山,山上的矿石甚至都不用任何提炼手段,随便敲下来一块石头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另外东海的大型金矿也有很多,这些丰厚的金银矿产,以及东海自己高超的工农业生产技术,才是东海越打越富庶的根本原因,但是贝尔萨利卡只觉得钟离恺是在吹牛,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现成的金山、银山呢。

心里想着,贝尔萨利卡摇摇头继续写道,‘当我们渡过有着东西海路最咽喉要道--星洲的时候,已经是离开埃及的三个月之后了,这还是因为我们搭乘了赛斯路人的船只,不过让人沮丧的是他们说距离回到他们的国都依然还有将近两个月的路程。

塞斯路人掌控的海上航线是让


状态提示:372.第372章 罗马人的日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