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们看到地面上的情景都大吃了一惊。地面上的东吴军队已经乱成一团,已经找不到有价值的轰炸目标了。就连之前排着整齐阵型的弓兵队,现在也已经不见了,弓兵们早就扔下武器四散逃跑了。
可以说,现在就算有炸弹飞行员们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扔好。再说了,这种情况再扔炸弹就有点浪费了,对于战局一点作用都没有。
一名飞行员指着下面混乱的局面喃喃地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斩首战术所带来的后果?先生诚不欺我也。”他所指的先生是指学院里面教导战术课的老师。
“看来没错了,你看,下面的东吴军都崩溃了。这就是先生说的,实施斩首行动之后敌人群龙无首,很容易陷入混乱,甚至崩溃的局面。看来今天真的给我们撞到了。”另一名特种兵接口道。
其实他们还不知道,他们今天创造了一个斩首行动的经典战例,同时也对新式航空炸弹进行了一次有益的试验,为后面改进航空炸弹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数据。
以前热气球实行空袭轰炸都是使用延时炸弹的,也就是说在投弹之前,要先测量高度,然后根据热气球的高度算准了这段自由落体需要的时间,再然后将炸弹的引信剪短到需要的时间,使得炸弹在差不多触地的时候发生爆炸。
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要不就是炸弹提早在高空爆炸,从高高的空中落下的弹片对地面上人员的伤害就会受到削弱,要不就是炸弹已经落地引线还没烧完,这个时候炸弹已经被摔得稀巴烂,火~药溅开了一地,引线只能点起了一团火光而无法发生爆炸。
而这种撞击触发的炸弹则不一样,它是依靠撞击产生的力量触发打火机关的,所以就能保证炸弹落到地面上受到撞击才会爆炸。
可是,这种炸弹依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掉在地上后炸弹很容易会被强大的冲击力撞得支离破碎,火~药只要不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被点燃就不会发生爆炸,而仅会产生燃烧。
这次的空袭之所以能成功,其实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的。那个大型水雷正好掉到了烂泥地上,整个水雷陷入了泥地当中,柔软的泥地保护了它,使得他没有第一时间就被撞得支离破碎,这才能顺利被引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气球飞行的高度仅在一箭之外,这个距离不算太高,砸下来的冲击力不算太大,没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这次的爆炸就发生不了,斩首行动也就会失败。
当然,第十八号热气球上的飞行员现在并不知道他们是侥幸成功的,他们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更没有那么深厚的理论知识。
这两个必要条件是后面的调查人员经过调查后才得出来的。这次发生了那么大一件事,热气球的飞行员自然是要写下详细的报告向上级进行汇报的,尤其是他们还公然违背命令,偏离了原来的行动计划,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是必须进行详细调查的。
在事件调查中,调查人员意外地发现,飞行员使用水雷进行空袭投弹,而且竟然能成功起爆。后来,这个情况引起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于是,火器研究院专门派了一些研究人员过来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次的调查结果为将来研制出成熟的航空炸弹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这几名飞行员违反了纪律,但也立了大功,最后功过相抵,并没有受到惩罚,但也没有奖励,继续做他们的飞行员。
回到了现场,天空上其他热气球上的飞行员见东吴军队已经崩溃,再没有能威胁到他们安全的东西了,于是纷纷降低高度,将地面的特种兵接走。
地面上的特种兵先把伤员送上热气球,再简单地打扫一下战场,把一些特种的装备也打包好送上气球,毕竟有一些特种装备是不能落到敌人手上的,就算不能带走也要在走之前毁掉。
后来看看还有时间,干脆将牺牲的战友尸体也搬上了热气球带回去好好安葬。事实上,现在也无所谓时间问题了,东吴军队都跑了个精光,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做任何事情了。
到了天亮的时候,还有两个入江口没有被封堵住,加上之前在那个入江口发生的战事,东吴军已经警惕了起来,在剩下的两个入江口布置了大量的人马警戒。
这个时候再用热气球去布雷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不过这也早已经在司马懿的意料当中,这个时候只剩两个入江口,而且是离荆州水军最近的两个入江口,那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按照计划,关公派出大量的舰队直接杀入这两个入江口,准备先歼灭这两条支流中的东吴水军。
之前六个入江口里面都埋伏了东吴的舰队,而东吴水军的总兵力是多于荆州水军的,如果荆州水军闯入东吴水军的包围圈,东吴水军六路人马齐出,荆州水军就会被东吴水军的优势兵力包围,而且被逼进行不利于己的肉搏战。
而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东吴水军的六路人马已经被封死了四路,剩下的只有两路。这等于是东吴水军主动分兵了,而荆州水军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东吴水军各路人马各个击破。
现在的兵力优势完全在荆州水军这边,打起来根本就不再需要谨小慎微,完全可以直接以优势兵力碾压。关公将整支荆州水军一分为三,其中两支分别进入余下的那两条支流中,追杀埋伏在里面的东吴水军。
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再一分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