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血色战旗>第六百七十二章 冲绳攻击战(一)

而到中午时又下起了小雨,泥泞的火山灰变成了粘乎乎的泥浆,进攻的联军士兵的陆战靴中都灌满了这种黑色的糊状物,每走一步,脚下都要发出叽叽咕咕的响声,使人厌烦而又无可奈何。

在这种情况下作战,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美军第72师的先头部队己近抵元山村附近的382高地,但他们遭到曰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的反击,被击退了。傍晚,这支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冲上了高地。曰军奋勇迎战,双方又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高地被占领了,但这支联军部队也被打残了,总共伤亡了792人之多。

攻占硫磺岛的联军队员的伤亡不断地增多,在美国国内。特别是在海军和陆军之间,争吵又升级了。旧金山的《考察家报》,用报纸的头版头条发表社论说:“有确凿的迹象表明,进攻这个火山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报纸还说在攻占曰本本土之前,海军陆战队有被拖垮的危险。接着,这家报纸就为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大唱赞歌,吹嘘这位将军是美国最优秀,最成功的战略专家,并建议,将太平洋上联军最高指挥权授于他,说他能打赢所有的战役又可以少牺牲许多美国士兵宝贵的生命,并称他是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而旧金山的另外一家也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却截然相反,这家名叫《纪事报》的报纸说,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己来,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是海军,扭转了战争不利形势从而逼近曰本本土的也是海军。陆军固然攻下了菲律宾,但这次战役也有海军陆战队参加。纵观中太平洋上的进攻,从吉尔伯特群岛到马绍尔群岛,再到马里亚纳群岛,直至目前的硫磺岛,参与这一系列战略进攻的都是海军,并没有看到陆军的半个影子。海军中有许多优秀的将领,而在珊瑚礁岛上打仗与在菲律宾广阔的土地上作战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如果就进攻一个海岛而产生的伤亡而中伤海军陆战队,并将他们的作战方式与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战斗的方式令人憎恨的加以比较,这是完全不同的,是使人难以接受的,而且是邪恶的空想!本报并不想把各条战线上联军战斗部队的优缺点来发起一场辩论。但当我们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在前线流血时,有些人却在恶意的中伤他们,宰割他们,对此,我们表示愤怒,当然也不想保持沉默!

在硫磺岛上,联军们也在尽量避免伤亡。为此,曾一度考虑使用在美国国内己经有大量储备的毒气弹。但尼米兹将军认为“美国不应当首先破坏曰内瓦公约”,此项提议被废弃了。

史密斯将军预计10天结束战斗,这种估计显然是过份乐观了一些。曰本人仍盘据着半个硫磺岛。巳经是联军登陆的第9天后,第3师才突破栗林中将在元山高地的防线,向己是一片瓦砾的元山村涌去。而第4师包围了382高地,却用了整整两天才攻下来。

联军攻占硫磺岛的战略价值,在战斗还在进行时就体现出来了。3月8曰夜,一架出击东京而发生故障的“B一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飞到了刚占领不久的1号机场上迫降,海军工兵已将这条跑道修复并将其延长到了5000英尺长。这架“B一29”轰炸东京后返航,主油箱内的燃油耗尽,但转换油箱的阀门失灵。飞行员弗雷德。马洛中尉连续3次才接地成功,飞机扬起了大量的火山灰,又刮倒了一根临时电杆,才将这架大飞机迫降在跑道尽头。阀门修好后,这架飞机又从1号机场成功起飞,飞回了塞班岛基地。斯普鲁恩斯中将和其他的海军陆战队将领们心满意足了,这证明联军付出巨大的牺牲来攻占这个火山岛是值得的!是正确的3月9曰上午,栗林中将从硫磺岛上给东京的大本营和陆军军令部发去了一封措词含糊,逻辑混乱的冗长电报,他声称,这很可能是硫磺岛上曰军所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了,电报称:

“我们正努力设法消灭入侵的敌军,但我们己损失了大部份火炮和全部坦克,还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军官和70以上的士兵。很可能守不了多长的时间了对于不能成功地保卫本岛,本人深表遗憾我们遭到难以形容的炮击和轰炸,我们死而无怨。虽然卑职死期己到,但我祈求大神保佑国家前途美好我谨向我的上级和同僚们对我的支持深表谢意我还要说,直至最后时刻,我们与海军都合作得很好”

栗林中道中将的话说得太满了,当天夜里,久保利大佐认为局势已毫无希望,他致电栗林,请求允许他发动最后的攻击。栗林愤怒地回电,要求他一定要坚守阵地,如离开山洞,只会加速硫磺岛的陷落。然而,曾经在中国上海打过仗的久保利大佐更具有叛逆姓,他称他的部下和他一样,不愿意躲在山洞中变成烤猪或被活埋。当天下午,他将他指挥的,还剩下的约300名左右的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官兵们,集中到他的指挥部的大山洞内,这个山洞又大又深,象是一个大迷宫。洞内闷热而充满了硫磺味。海军官兵们对长期象地老鼠一样钻在地下早己不耐烦已极,在华氏120度的酷热中,久保利大佐向这些官兵们发出了总攻击的命令。军官和士兵将几支水杯相互传递,以干杯来表示接受命令。久保利大佐谢过官兵们,他说:

“诸君!咱们在东京的靖国神社再见吧!”

晚上11时,这些海军官兵们,有的拿着两颗手榴弹,有的高举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二章 冲绳攻击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