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壕内的日军与华东军遭遇时,往往连一发子弹都来不及打出,华东军的冲锋枪便扫了过去。
若是碰上一群日军,散弹枪砰的一枪过去,好几今日军都会被打成筛子,当场阵亡,死相绝对凄惨。
就算是没有冲锋枪和霰弹枪,光是步枪对决得话,日军士兵射出一发子弹,华东军士兵可以一口气打出五发子弹。
一个班内两个士兵轮番射击,就能压制同等与一个班数量的日军。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因为堑壕内比较狭窄,往往也就只能同时两个人前进,拼的就是自动火力,什么精准设计都是浮云。
而且是浮云中的浮云!
日军基本上没有装备冲辞枪,就算是有也只是极少部分,在这种前线上绝对是见不到的。
因为冲锋枪成本太贵了,以日本陆军的风格,那样昂贵的装备基本上不在考虑之中。
华东军不同,华东军生产出了14式冲锋枪,这是一种极为廉价的冲锋枪,而且结构简单,可以进行量产。
这些14式冲锋枪和霰弹枪在堑壕内大显身手,日军在堑壕内一旦遭遇华东军,想拼刺刀都没机会,就被猛烈的火力打倒了。
堑壕内的遭遇比的就是反应速度,日军的步枪比较长,在堑壕内不好移动枪口,而华东军的冲锋枪却没有任何问题,就比反应速度上来说,华东军的反应速度绝对不慢。
就算是前面的士兵倒下了,班里的其他士兵也会捡起冲锋枪继续前进,或者用轻机枪开道。
日军第一道堑壕内的日军被跳入堑壕内的华东军清理干净。
装甲师的多兵并不负责大规模清扫堑壕内的日军,在清扫了一段后便爬出堑壕,跟着战车继续前进。
后方跟上的五个步兵师中的一个步兵师的士兵则跳入堑壕,开始深层次的清扫堑壕内残存的日军,其他四个步兵师则继续跟着装甲师前进。
三个装甲师则开始冲向日军第二道防线,杨立云在越过堑壕后,看到了几辆不一样的战车。
严格的说那不叫战车,而是一个大汽车,后面运载着一个电子设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电子干扰车!
是用于干扰日军无线电的,干扰半径为二十公里,二十公里内的日军无线电在这种干扰车的干扰之下全都无正常收发信息。
远处的日军前线指挥所内,正试图用无线电话联络指挥部,然而无论他们如何用无线电请示指挥部,都无接通指挥部。
至于有线电话,很遗憾,没有接。
日军根本想不到电子变然会被干扰,在装备了无线电电话后就没有弄什么有线电话,此时被干扰了,那叫一个悲催。
遭到干扰的日军在指挥上显得十分混乱,由于使用的是传令兵的指挥命令传达方式,使得指挥很是滞后。
日军在南线一共组织了三道防线,华东军的战车这时已径直插日军第二道防线了,第二道防线内的日军与第一道防线的日军反应显得如出一辙,在惊慌失措中被华东军的装甲师毫无悬念的碾压了过去。
战车上的火炮、机枪在碾过堑壕时无情的收割着生命,而战车里面的人员在日军弹雨的打击下却是安然无恙,从容还击。
后面的步兵则在战车压制下日军后迅速跟上,没有步兵跟进的装甲师是很脆弱的,因为敌人可以用各种战车无防备的手段将战车瘫痪在原地,例如躲在散兵坑中突然扔出一枚燃烧瓶。
一个装早师的编制是一个连六辆战车……个连也就是上百名士兵,除了战车内的士兵,战车外的士兵则负责掩护战车,而战车又负责掩护步兵,属于一种相互的掩护。
而后面的跟上的五个步兵师则属于用来彻底解决堑壕内敌人的单位。
战车冲在最前面,对上毫无经验的日军士兵,一连就突破了日军两道防线,正在朝第三道推进。
而日军因为指挥突然混乱,根本来不及将被突破的防线内的士兵撤下来……
第三更到!
兄弟们,拒荐票再给力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