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访谈录(上)
话说,徐临渊虽然最近总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上,但那也都是他与别人在打交道时,新闻媒体摄影编稿,并剪辑以后播放的进入速进入本站
像那些场景,都不需要他刻意去做什么,或者是表现什么,我做我的事,你拍成什么样子,怎么报道是你的事。
而这次,可以说也是第一次上这一类访谈节目。
虽然他与董晓以面对面坐着,董晓以很动带动气氛,也保持着融洽自然,但他们还是得听导演安排,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些限制,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也不是什么小动作都可以做,就让人有了一种拘束感,自然不起来。
好在一直都是在以董晓以为主导,徐临渊也不去看那些摄影、灯光音响什么的,只是留意下导演举牌的引导就可以。
不过他在这方面没有吃过猪肉,但总见过猪跑,大概怎么一回事还是知道一点的,再加上董晓以的话题将围绕着他为重心要展开交流讨论,在节目开始前,她给了徐临渊一段打腹稿的时间。
当徐临渊的精神集中起来时,倒也就显得自然多了,心中也很快有了腹稿。
这时,导演举着个牌子向徐临渊打手势,在董晓以问候完之时,灯光就打到了他身上,徐临渊依然还是淡然温和的笑容:“主持人您好,各位观众大家好……”
董晓以的知识面很广,她主持节目,并不看底稿,都是临场自由发挥,她先就对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动力引擎技术的变革做了一番简要的叙述之后,便道:“徐先生,我们以前也做过关于汽车工业就对几位成功人士的访谈,他们也会经常关注经济访谈节目,从中获取一些其它人士的理念或者是启发,请问您以前有看这一类节目吗?”
徐临渊道:“以前倒是比较少关注这一类节目,年轻人嘛,总喜欢看一些娱乐节目,或者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您很坦诚,您以前曾在外企工作过,回来又从事矿业领域的职业,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发动机制造这个行业呢?”
徐临渊道:“选择发动机制造这个行业其实也是个偶然,因为当初我是从事煤炭资源行业,搞矿业机械维护之类的工作的,后来一次偶然结识了周先生,听他说到煤炭行业的一个新兴的工业材料,当时我觉得那材料市场行业很不错,本是想搞搞那材料
但经各方面了解,那种材料的提炼生产设备我们国家并没有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都需要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生产线,而且这种生产线设备属于限制出口产品,由于我本人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当时就突发其想,想过自己想要设计制造一种能够提炼出那种材料的机器设备来,只是我的知识能力有限,对于这种高科技的生产设备,要实现很困难,这只能算是一个虚妄的梦想而已。
而后来经几位朋友帮忙,最终也只不过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曲轴,不过曲轴的应用领域广泛,当时因德国进口的光控伸缩机,让我联想到了发动机,其实当时也是一时冲动想自己创业,也没有想太多,就与几个朋友si下里讨论研究,花了点时间将曲轴重新进行优化设计,令其能适用于发动机,当时是准备办一个小工厂,专门生产曲轴、凸轮轴等配件的。
不过后来,因为某些事情,我的曲轴产品很幸运被政府采纳,赚到了第一桶金,再加上得周先生的赏识与资金上的帮助,我又得到了一些专业的人才相助,也有了发动机的草案设计,这才萌生了从事发动机制造行业……”
其实徐临渊说的一部分内容,早前就有很多人知道,也了解过,所以他只是大略地说了说,并没有细致地讲他的发家史,毕竟有些秘密,他是不可能让人知道的。
董晓以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多说,她在做这个节目之前,早就已经对未来集团做过详细的了解与认识。
于是她又道:“目前汽车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冷淡时期,但国际市场却依然保持着稳步发展,而且市场竞争十分ji烈,那么您的企业在整体发展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战略以适应ji烈的市场竞争,并取得了突破xing的成绩?”
徐临渊道:“从未来公司创立之初,我们的初衷只是就那套自主研发设计的wl4b型涡轮发动机进行优化,走小排量、高xing能的路线,达到市场的满意度,逐步让用户接受,但为了适应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显然这些常规的技术产品,因ji烈的竞争环境,并不能让未来公司这样一个初创的企业打开局面,所以我们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
首先就是人才战略工程,公司提出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在稳定、吸引、加速培养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吸收人才的基础上,我们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通过建立实验基地与研发中心,以吸引高级人才来工作,并以阶梯的形势,逐步培养年轻人,实行了人才特殊津贴分配制度,应该说,人才工程战略的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无限的资源。
所以有了人才之后,我们通过不断的改进完善产品设计方案,并学习参照一些成熟的技术产品的设计理念,形成立体化纵深研发战略,像wl4v中的变流环技术,就形成了一个阶梯式的研发模式,在固有的发动机技术逐步完善以后,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只是涡轮发动机技术,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