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网游之三国王者>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情况

糜竺返回到徐州之后,将自己与田楷谈判的结果告诉给了陶谦,陶谦对此自然是欣喜若狂。天空一声巨响,眼‘快看书闪亮登场在他看来,有田楷攻击北海郡,炎黄城除了挥师回援之外别无他发。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是给陶谦好好的上了一课,拒田楷的大军疯狂的冲入了北海郡,可炎黄城一点退兵的迹象都没有,甚至攻击的速度更快了,完全是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

在这一天,陶谦可以说是经历了各种情绪,最后的结果让陶谦体会到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炎黄城不退兵?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呢?忧心过度的陶谦突然之间老去了许多。

第二天早上,糜竺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一个让他纠结不已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昨天劝服田楷的好心情完全消失不见,甚至还有一种悔过之感。

这消息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特别是对玩家而言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北海郡大量的百姓向东部临海的几座城池传送,使得这几座城池的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城池的最高负荷,但这种传送却从未停止过。

就在这时候,白云城数支庞大的运输舰队出现在了北海郡东面海域,并且迅速靠近这几座停留着大量人口的城池。等到船只靠岸之后,城内大量的百姓开始涌出来,以极快的速度登上了这些运输舰,足足花了很长时间,这每城数以百万级的百姓就全都登上了船,接着就见舰船扬帆而起,朝着南面海域而去。

如果说这消息还不算震撼,那么炎黄城城池化作一堆废墟的消息绝对是一个惊天消息。甚至就算是北海郡目前的治所被摧毁,也没有这消息来得震撼。

对于玩家而言,杨天代表着玩家第一人,但更多的时候,普通玩家并没有将白云城当做一个玩家势力来看待,因为真主属于白云城核心人员的玩家只有两个,其他的全都是n,说白云城是玩家势力却是不太说得过去。所以,在大多数玩家眼中,第一玩家势力是炎黄城,可现在这第一玩家势力的主城居然被摧毁了,而且似乎还是自行摧毁的,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连主城都自毁了,该不会是炎黄城准备退出游戏了吧?

可是知道最近炎黄城动静的玩家却不这么想,炎黄城大军正在全力攻打徐州琅邪国,并且在两天之内已经拿下了其中的三县之地,速度之快,比起之前攻打北海郡可快多了。在这种情况下,炎黄城的后方人员却大规模的搬离北海郡,很显然不是退出游戏那么简单。一些聪明人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轩辕剑或者说其背后的势力已经准备放弃北海郡,放弃炎黄城,准备搬家。

既然现在炎黄城在攻打徐州,那么很显然对方搬家的目的地便是徐州。至此,之前杨天、轩辕剑和风云际会之间的合谋内容也就逐渐浮出水面了。虽然几乎所有玩家并不知道这是杨天与轩辕剑、风雨际会之间的约定,但却可以肯定,这件事情绝对是炎黄城预谋已久的。

轩辕剑之前之所以将自己的主城修建在青州,完全是因为低估了系统势力,发展到目前这种程度,炎黄城的实力再玩家中虽然是首屈一指,但却还是无法与袁绍、曹操这样的大势力相抗衡。与其自己留在青州与袁绍对决。还不如脱离这个泥潭另起炉灶。

说实话,以前轩辕剑还真没有这个想法,正如田楷推测的那样,炎黄城倾注了轩辕剑以及整个军方势力的大部分心血,如果就此放弃,损失确实太大了一些。虽然与袁绍做邻居确实让轩辕剑感到压力巨大,所以才有了后来与风云际会联袂拜访杨天之事。可是在与杨天会面之后,杨天的一个提议便让他有了放弃炎黄城现有领地的想法。

杨天的提议很简单,那就是白云城、炎黄城合力拿下徐州,双方以淮河为界,白云城占有南方广陵郡,而轩辕剑占据剩余徐州的地盘。同时,白云城军队需要出兵协助炎黄城势力拿下徐州淮河以北地区,作为条件,杨天拥有这片土地上六成人口的处理权,也就是说这一半人口是属于白云城的。

要知道徐州可不比扬州,徐州可以说是整个大汉疆域内最富庶的一个州,其人口也是东汉各州的前列,数量接近十亿,与拥有王城的司隶差不了多少了。白云城只要能顺利得到这些人口,实力必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至于炎黄城,对杨天的建议可就更加欢迎了,徐州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在淮河以北,可以说,只要炎黄城得到这片土地,便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底气。这可是一州之地,就算杨天带走了这里六成的人口,剩下的这些人加上炎黄城本身的人口,也足以与现在的扬州相媲美,其发展潜力可想而知。不过按照杨天与轩辕剑的约定,杨天带着的这些n全是系统势力的,而留给轩辕剑的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玩家势力所有,轩辕剑能不能很好的掌控这一部分人,可就得考量他的能力了。

其实就算在这种情况下,轩辕剑还是没打算放弃北海郡,毕竟北海郡与徐州接壤,拿下徐州之后两块土地合二为一,也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可是没想到在自己绝大部分军队调离北海郡的时候,田楷居然横插一脚,准备攻打炎黄城。要不是他提早得到东莱郡军队调动的消息,恐怕现在还真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提前知道了田楷的行动,轩辕剑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决定放弃炎黄城,将战略重心南移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情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