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皇系统>四十四、朝堂上的表演

——————————————————感谢“放纵de笑”兄弟打赏了400起点币,也感谢“情海情魔”兄弟投了七张催更票,还有哪位兄弟投了四张催更票,不过没看到名字呀。大家以后最多投六千吧,一万二真的亚力山大呀。——————————————————

“各位卿家,大家都议一议吧,确实太子之事是应该定下来了。今天的事情对朕的触动非常大呀,不早点确实太子之位,朕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些什么情况出现,所以大家都说说大皇子弘农王刘辩和二皇子渤海王刘协,他们兄弟究竟谁适合做太子呀?”

汉灵帝高坐御榻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下面的群臣,声音不愠不火地问道,根本听不出他的任何想法来,所以一时间朝堂之上众大臣互相望着,大家都一边观察着灵帝一边沉思着,也一边交耳接耳,低声地议论着。

“圣上,策立太子之事,虽然说是皇家的家事,但是关系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关系了天下的稳定和百姓的利益,臣就斗胆在此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大皇子与二皇子相比较,大皇子年龄大一些,人也显得成熟稳重一些,从这次安抚难民百姓的情况来看,他的能力也要强一些。

当然,二皇子主要是年龄太小了,目前还看不出他各个方面的能力来,所以如果说现在要确立太子的话,大皇子比二皇子是要强一些。

同时,大皇子上面没有哥哥,他就是最大的皇子了,按照我朝祖制也应该由大皇子来继承圣上的皇位。”

议郞荀攸看了看周围的群臣,突然站了出来对灵帝说道,他的声音高昂响亮,顿时满朝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呵呵,荀大人当然是推荐大皇子了,因为今天那写万言书的人好像也姓荀吧,而且本官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是荀大人的小叔吧?”

这时,司空张济嘿嘿地笑着站了出来,针对着议郞荀攸说道,顿时众多不知道荀彧身份的朝臣,包括汉灵帝在内也都望向了他。

“张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荀彧虽然是我小叔,但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呀,这里知道的人是不少的。

不过你也应该知道,我小叔一向有些懒散,加上我的祖父祖母相继过世,所以他为二位老人守孝了十年。

本来我小叔是不欲出仕的,但是上次为蔡大学士祝寿的时候,他在蔡底中遇到了大皇子,与大皇子有过一翻交谈,对大皇子深为赞叹,觉得大皇子是值得辅助的,这才决定出来辅助大皇子。

不过,他今天所为,本官并不知道,只知道他这些天确实在难民营地帮忙安置那些难民百姓。

而且,即使我知道这件事情,也觉得小叔他做得没错,只不过是代表难民百姓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难道张大人连这一点也不允许吗不跳字。

“哼,我看荀大人不但知道此事,而且还参与了此事,怪不得你迫不及待跳出来支持大皇子,原来这是你们计划好了的事情,只是就怕大皇子当了太子,也会被你们叔侄二人要挟呀。”

“张大人不要血口喷人,我荀攸对大汉忠心耿耿,此心天日可鉴,岂是你这小人之心能够揣度的?”荀攸怒骂道。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圣上是要大家讨论确实太子之事,不是要你们在这里扯皮,扯来扯去的像什么话,把这里当成菜市场了吗?我们还是回到话题上来吧,我是支持大皇子当太子的,毕竟大皇子快要成年了,从天下稳定的角度来说,他成为大汉的太子更能够得到民心呀。城外的难民百姓就不说了,就是我们洛阳城内,现在有多少百姓对大皇子也是赞不绝口的。”

司徒陈耽止住了二人的争执,非常果断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当然是支持大皇子的,因为他是蔡邕的好友兼同窗,也是儒生一派的代表性的人物。

“司徒大人,下官不敢苟同大人的意见。”光禄大夫许相趁机进言道:“大皇子一直在宫外长大,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所以他的身上还有许多市井刁民的习气,比如说像前几天他派羽林军向各大朝臣家中借粮,这在洛阳城中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更是影响到了朝廷大臣们的生活,这些做法怎么像出自一个未来的皇帝之手呢?倒是二皇子殿下,一直跟随着圣上长大,得到了圣上亲自的教养,也像圣上一样儒雅知礼,才是最好的太子人选呀。”

“许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大皇子放在宫外教养,这是圣上的家事,是你能管的吗?说什么没有教养,难道你不知道大皇子现在师从了蔡大学士吗?难道蔡大学士还不能够教导大皇子儒家的诗书礼仪吗?

今天在这里既然大家都畅所欲言,那么我有话就直说了,还请圣上恕罪才是。我们都听说过,以前的时候圣上不是很喜欢大皇子,说他轻浮没有威仪,恐怕不是当皇帝的料。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几次接触到大皇子,他给我们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像从前小的时候了。所以圣上的感觉只是针对的大皇子小时候,现在大皇子已经十多岁了,而且跟随蔡大学士学习了一段时间了,他的行为举止现在非常地稳重踏实,而且身上自然流露着身为皇子殿下的威严气度,完全能够胜任太子之位的。”

尚书卢植冷冷地反驳了光禄大夫许相的话,说得他有些哑口无言,而且他还不能就此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就有可能引起灵帝的不满了,因为最


状态提示:四十四、朝堂上的表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