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色警戒之民国>第两百零四章 开国阅兵(中)

【二合一,270、280张月票加更】

“分列式开始。(首.发)”在阅兵总指挥陈福钦的命令下,阅兵式的重头戏来了。

在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中,受阅部队依次走上阅兵大道。

伴随着激昂的阅兵进行曲,承天门广场上也响起男女混搭的声音。许多人都听得出来,这两个声音就是每天收音机里那两个播音员的声音。

“帝国的武装力量由帝国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帝国武装jing察部队组成,参加分列式的14个徒步方队、15个装备方队和12个空中梯队,由帝国集团军各兵种、武jing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他们将依次通过承天门广场接受检阅。

受阅部队将以强大的阵容和恢宏的气势向世界展示我国防军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我国防军威武之师的崭新风貌;展示我国防军有打赢战争的坚强决心;展示我国防军维护国家利益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沿着漫长征战烽火硝烟,踏着滚滚长江的汹涌波涛,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着维护帝国安宁的光荣使命,国防军士兵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阔步走来。

率先通过承天门广场的是中华帝国皇家禁卫队,他们护卫着国防军军旗。他们肩负的使命就是守护帝国皇宫的安危,他们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

接着走来的是中华军校陆军学员方队,空军学员方队。海军学员方队。他们是帝国国防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帝国国防军三军的新鲜血液。他们会以每年毕业一批的速度充实我们的军队,加快我们国防军的官兵素质。

中华军校建校十一年来,为我们的民族事业贡献了无数热血军。。现如今他们许多人已经成为帝国一方大将,率领帝**人,南征北战,为帝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中华军校同样也是我们国防军事实力一个重要保障。

……”

广场上军旗飘扬,各个步兵方队组成一个个形似正方的豆腐形方块,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铮亮的刺刀威震人心。

每一个梯队来到承天门城楼时,领队的军官都会喊一声:“向右……看。敬礼”随即目光看向城楼上,敬了个军礼,后面的步兵方队也会把目光转向城楼。向他们的最高统帅,他们宣誓效忠的帝国皇帝陈绍致敬。

步兵方队过后。接下来便是各个机械化梯队,它们保持一致的速度,缓缓的通过承天门城楼,接受所有人的检阅。

炮兵方队,三辆卡车为一排。一个梯队五排。梯队前面是一辆吉普车当领队,和步兵方队一样,即将经过城楼时,敬礼声。目光也都转向承天门城楼。每辆卡车上都拉着十二个士兵,卡车后面全部托着火炮。从第一个炮兵方队75重型榴弹炮,一共四个梯队的炮兵部队。

个头硕大的火炮。狰狞的炮口,无不向世人宣扬,中华也有强大的炮兵部队,两场对外战争,也足够证明这些步兵利器绝对不是只有威慑力而已。中华帝国在也不是那个随便在国门外架上几座火炮,就会任其欺凌的时代。

跟在炮兵方队后面的是,战车方队,最前面的梯队是悍马方队。清一se的防弹悍马,每辆车的车顶上都有一挺重机枪,此刻的阅兵方队,每辆悍马上都站着一个士兵。和步兵一样,清一se的防弹头盔。

之后便是真正的装甲车方队,几个功能的不一样的装甲车分别组成自己的方队。装甲车梯队最后面一个方队是步兵战车方队,这种武器一直都没有上场的机会,生产的数量也不多。现在也还只是装备禁卫军。

只见整个坦克方队,呈现较大间距行驶而来,一个方阵前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声,整块青石铺设的阅兵大道,传来了隆隆的颤栗。

不论远近,似乎整个广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那股钢铁猛兽的震撼。

这个坦克方阵装备是较新式的中国豹式中型坦克,当年偏居西南,并没有大规模装备中国虎式重型主战坦克,甚至由于地势多山,水网纵横,中国豹式都只是小规模装备。

作为世界坦克的典范,尤其是在一些坦克外观设计理念方面,更是全面超越。较为低矮的车身,斜面装甲设计,粗长而狰狞的炮管,重达23吨的重量也赋予了它很强的防御能力。正面装甲由于采用了攀钢生产的新式合金钢,最厚达到了80毫米均质钢的厚度,这个防御厚度的装甲意味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坦克的坦克炮都不能撕开它。当然,没有在战场上大规模碰撞,没有实战检验。西方国家很难从外观看出来这点。因为,为了保密,即便是对内宣传的数据,防御度也只有虚假的看起来较先进的45这个数据。外售方面这款中国豹式坦克还是作为重型坦克的标准出售,在装甲上,更是在公开数据上,再次削弱了不少,使其只达到了35毫米的数值,当然比起西方国家的最厚二十几毫米的装甲,这个数值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

在装甲方面,中华已经远远走在各国前面的,无论是舰船还是自己用的坦克装甲车,新式合金钢的秘密使用,成功地将这种差距拉到更大的地步。当然,西方人在战场上吃了这种坦克的苦头后,肯定会加大坦克炮威力,提高穿甲能力,但到了那时候,中华毕将有更强大的装甲和火力。

永远比你强,将会中华帝国今后发展的宗旨。

在最后一批坦克方队通过承天门城楼时,天上响起飞机的引擎的轰鸣声。

状态提示:第两百零四章 开国阅兵(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