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色警戒之民国>第两百六十三章 苏联欲分裂蒙古(上)

第两百六十三章苏联yu分裂蒙古(上)

克里姆林宫。

已经持续了两年的大清洗,让这里看起来有些“清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虽然还是有那些人在工作,但很多都是新面孔。

朱可夫一身上将军装,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门口。征得斯大林的同意后,朱可夫整理了下着装,打开门走了进去。

身为远东地区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兼远东兵团集群副司令的朱可夫来到这里面见斯大林,目地耐人寻味。

大清洗并没有影响到朱可夫,就是后来的清洗也没有波及到他,是为数不多被斯大林看中的苏联高级将领。

如今的远东地区是斯大林的一块心病,不单单是因为这里有ri本,还有库页岛问题。最主要的是,中华一直都在一旁。漫长的边界线,一直都让斯大林寝食难安。

如果现在的中华还是原来的中华,斯大林完全不会去在意。而斯大林分割蒙古的政策也能顺利的执行下去。也不用时刻担心中华是不是要进攻苏联?进攻点又是在哪里?

当年蒙古的事情,陈绍妥协,斯大林何尝不是在妥协。虽然陈绍也让出了很多的利益,让斯大林省下了几千万,但斯大林放弃了分裂蒙古的计划。这个妥协直接导致,斯大林不得不多派军队前往远东地区,无形中也增加了军费负担。

本来要把蒙古搞成一个缓冲区,现在这个计划的破产了。斯大林不会认为陈绍会放过远东那一百五十万的土地,因为这不是陈绍的风格。按照斯大林对陈绍以往的事迹分析,这位强势的中华帝王,一向是有仇必报。就连英法ri的罪人都没有放过,来个大审判。而且还把英法从中华收刮走的大量文物要回去,摆在中华博物馆,供人观赏。

种种事迹证明,这个中华领袖绝对不是吃素的。虽然蛰伏了十年,但斯大林相信,这是对方在积蓄力量,和此时的苏联一样。发展自己的工业,等待时机的到来。

十年的发展,苏联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十年前不可同ri而语。经济危机并没有对苏联造成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军工业和重工业的建设上,苏联一直都在快速的增长。

这也是斯大林叫朱可夫来这里一个重要的因素,再加上,即将要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中华或者ri本较量较量。

对比ri本方面,斯大林更看中蒙古,因为中华给苏联的压力太大了,特别是一个人口近六亿的陆地大国,而此时苏联还不到两亿。中华还是公认的陆军强国,这些都给斯大林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ri本,作为中华的手下败将,斯大林也不是很在意,在陆地国家中,如今的斯大林只把德国和中华当成对手。其他的国家,均不在斯大林的考虑之内。

斯大林并没有和朱可夫寒暄什么,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蒙古计划重启得如何了?”斯大林道。

列宁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承诺,当中华**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华的一部分。但在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

后世,而在和德国对抗正为艰难的时候,斯大林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和放屁差不多。当苏联开始反攻时,这就是一个屁话,顿时就烟消云散。需要你时,就说得很好听,当局势一改变,就是一句毫无营养的话。

现在,斯大林又惦记起分裂蒙古的计划。

“刚刚展开,还没有正式的接触。”朱可夫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他此刻的心情。分裂蒙古的计划,说句心里话,要是真的成功,朱可夫也明白其中对苏联的价值。等于是在中苏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十分有军事价值。但他并不看好这样的计划,这个计划在中华收复蒙古前就全部进行完毕的话,就不会出现蒙古被收复的情况,除非是中华当时和苏联打一场,用胜利来决定归属。

当年斯大林把蒙古让什么。现在,中华已经稳定了十年,发展了十年,当年的军事实力已经那么强大了,如今只能是更加的强大。到头来还是要打一场,只是现在苏联准备好了吗?

“这件事不能着急,千万不要引起中华的注意。”斯大林道。

“我们要做好和中华打一仗的准备,一旦中华发觉我们的计划,那战争爆发的几率会很高。”朱可夫无法劝说斯大林改变主意,也只能考虑后面的事情,做好和中华战斗的准备,绝对没错。

“只要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那我们就放手和中华打一场又如何。反正这些年来,我们的军事实力进步了很多。”斯大林不介意和中华打一场,只是不想两面开战而已。再者说,如今的苏联有600万军队,而中华才两百多万,在斯大林看来,用数量都可以堆死中华。

“什么时候要签署?”朱可夫道。

“时间还没有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加快速度。只要解决了德国,把我们在欧洲方面的几百万大军解放出来,到时候重兵压境,中华也要掂量掂量。他们有坦克飞机,我们的坦克和飞机也不差。”斯大林一脸自信的说道。他自信的来源就是那些苏联自己的坦克飞机,这些东西都是在中华出售给苏联坦克飞机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经过测试,已经完全超越了中华出售的坦克飞机。

听到飞


状态提示:第两百六十三章 苏联欲分裂蒙古(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