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小小一说刺青人>第十一章 战船装备

第十一章:战船装备

“我当年是你的上司,我们在一起很久了,我们曾经有过自己的战船部队,我们的基地就在z星上,你慢慢会记起来的”,怪老头看了我一眼,接着说,“我们是太阳系的防御卫队,在我们这个天体的六十四个星系当中,要数我们太阳系的条件最好,即有光源又有热源,特别适合各种生命活动,因此常会招引其它星系眼红的目光,要知道,有的星系的生存条件原本是很差的,待天体进入低温阶段时,条件就更差了,温度偏低到零下百十来度冰河状态,甚至有更低温度的常年干冰状态,条件十分恶劣。

他们常会离开星体,借住条件好的星体寄居,有的干脆攻击抢占条件好的星体,作为自己的地盘,有的星体借机扩充地盘,开僻自己的殖民地,他们组成联盟,经常攻击条件好防御能力差的星系,因此好多的星系都组建了自己的保卫部队,用来抵御其它星体的入侵与攻击,太阳系也不例外,也组建了自己的保卫部队,不仅有千名卫士服役,而且配备16只战船。我们在z星上建造了基地,设立了太空监测、各种信息处理、战船起降、器械修配、兵工制造、火力动力配备、能量收集、大屏显示与作战指挥等各种功能。

当时我任基地的主管,你是我的偏将,管理第二梯队的六只战船,我们把所有设施都建在了地下,把一整座大山都挖空了,有监测信息运算处理中心室、大屏幕显示系统与作战指挥中心室,有停放二十只战船大小的船库,具备顶门直空起降与侧门移库起落等多种功能的装备场地,有无线通讯、干扰波形信号调制与发射车间,有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保全维修等各种后勤保障能力,所有的设施都在地下很深的地方。

其中最大的洞间,要数能量收集与压缩贮存的工作间和贮藏室了,不过当时的战能源船技术与后来改进的相比还是差了一些,后来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式的能量收集与压缩贮存项目,你可以亲境回车间浏览一下,这个项目的研发成功,对我们的战船之后的远程作战意义特大,在你走后不久开始组织研发的,虽然我们只剩下四只战船,那也得让它发挥应该有的威力,谁都知道防御体系的软弱,会导致许多的政事外交等策略都硬不起来,所以我们极力主张改进开发战船能源的采集贮备,决不再受能源的困扰。

过去的能量贮存你是知道的,大都是以固体燃料物和电能方式实现贮存的,因为这些燃料物质体积太大不便携带,而且在外力攻击下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爆炸,炸毁整个战船, 越怕受到外力攻击,越是对方最易攻击的目标部位,一但被击中引爆,整个战船也就算是完蛋了,即使不被毁掉也将失去了战斗能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常常把能源舱连同弹药舱一起,放置在战船最隐蔽的位置,而且还特别加厚保护层,这样一来飞船是相对提高了安全性,可飞船的重量和体积增大了,虽然没有空气阻力,但笨重了必竟影响到飞行速度,由于速度变慢飞行笨琢,大大降低了躲闪敌方攻击的灵敏性,总而言之一句话,叫做顾此失彼很难做到周全。

我们这次的项目研发成功,可以大大的减小了能源舱的体积,而且提高了能量的释放效率,我们是把收集来的光、电、油、热等等各种能源,统统转换成一种带有极性的力粒形式贮存起来的,简单点说是把收集来的能量,通过转换制成带有yyy极性对斥的状态封存,压缩在一个比单粒电子稍大点的容器内,因为容器内设有可控制隔离层,是采用特殊的受控材料制成的,用来阻隔力粒之间的、yy极性对抗,在不经调制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的,性能极其稳定,绝不会在容器内发生或yy极性的自毁现象,一个这样小的颗粒所具有的能量是微不足道,可是我们把64个这样大小的容器再以对立极性拼装到一个单元,再把64个这样的单元合成一个组,就按这样的方法一直拼装下去,经过n次组合后成品,虽然体积还不如一个拳头大小,它的威力却不可忽视,所携带的能量要是反应起爆的话足以炸掉整个战船,因此我们在制做这种容器时,所选择材料下到了很大的功夫,耐高温程度与抗外力冲击的强度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决不会因攻击产生的冲击力,和燃烧高温而引起熔爆或自毁。

这个项目的成品包装具有两个输出端和一个控制极端,通过控制端的调制方式,可以使包装在里面的隔离材料,一部分的或全部的自动解除,控制成品中的能量是可以部分的或全部的释放,使能量由几个标定到几十亿个标定的调节级量,更加方便的通过两个输出端,可以直接供给战船驱动与火力发射使用。

由于战船在做高速飞行、急剧躲闪或大计量的火力发射时,所需能量特别巨大,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几个,或十几个这样的成品并列同时工作,延长每一个成品块的放能时间及使用寿命,不仅减少了更换能量块的频率,还大大提高放能效律。由于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使能量贮备舱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就足够了,从而减小了整个飞船的装备体积,使战船具有更快的攻击速度,和更灵敏的躲闪性能。

随后我们又发现了空间力的悬浮推动,使我们现在的战船在飞行当中,就能做到瞬间躲闪,一下子躲出很远很远,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说有就有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战船装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