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战神之战>321.第一章 铁血 【六】 决战

出奇制胜是用兵之道,敌打死都不相信红军一个团有如此强大的火力,在机枪副阵地几乎瓦解后以为红军主力加入了战斗,接下来必定是红军惯用的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吃掉自己。(敌团长也是老行伍出身,就是带着团部和警卫连跑路,天黑后也必定跑不过红军,急命已经被红军包围了的三营自己想法突围,命一、三营急速向团部靠拢,收缩兵力后想凭借有利地形固守待援;拖住红军也未必不是大功劳一件。

红十团即使加上了一个整建制营的侦察大队也不比敌人一个正规团的人多。打垮南岸之敌靠的是偷袭,对漳县之敌是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一部,真要全面开打时,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在其精锐的团部警卫部队强大火力掩护下安然撤退。但铁英不想让没有伤了元气的敌人一个团沿途粘着自己屁股打,主力没追上时,还肯定招来更多的屎苍蝇,不伤敌人誓不罢休。

敌人是国民党正规部队,其战斗力和武器都不是一般军阀可以比得了的。铁英率特勤队共二十二骑沿北岸河滩向漳县之敌的大后方实行大迂回,意在袭敌指挥部,打乱敌人整个战斗部署。

敌团部建在北山尾部的一座光秃秃的黄土高坡上,四面无遮挡,只有靠东方有一条小山脉有一些植被,转过山坳有一条鸳鸯镇通往漳县的大路,是敌人撤退时的必经之路。但敌人没有后撤,铁英也找不到偷袭敌人团部的最佳地形。

敌团部离北山较远,团部前方五、六百米远的两座小山岗是敌人的两个重火力阵地,一个迫击炮阵地建在团部和机枪阵地之间,有一条小小的土坎做屏障。

敌人沿北山布置了一条狭长的防御工事,下北山向北的道路基本被封死。阵地呈一字长蛇阵,但有一定的防御纵深,虽呈向北防御状,却是堵死了向漳县的道路。敌团长不蠢,没有想把自己的千把号人去堵截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明的摆出了封杀红军北上的道路,其实暗地里却是想红军只要不东进漳县就行了;一个团千多号人能封死整个北方吗当然不行,红军随便绕个道还不是就过去了,不从漳县过路就万事大吉,到时候撵着红军的屁股,报告一声也是大功一件。

可惜敌团长美梦没能成真,被后续的红十团咬住了前卫三营厮打,随后二营也受到攻击。团长压上了预备队一营,只想接应三营后撤,红军却不买账,突然冒出来一个重火力阵地几乎把自己的机炮连副阵地瓦解。敌团长大惊之下,命迫击炮调整射击诸元,对红军两个机枪阵地实施打击;命团部后撤至到漳县大路边的小山脉上,收缩兵力沿山脉固守待援。

敌迫击炮阵地设在一个洼地里,红军炮手在没有多少炮弹进行试探性射击的情况下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打击,于是敌炮弹就在红军机枪阵地和攻击部队中肆无忌惮的爆炸开来。

敌团部后撤,命一个排的警卫部队以三挺轻机枪和原机枪副阵地的重武器对已经向自己部队发动全面进攻的红军实施阻断射击,掩护部队后撤。

铁英不敢在开阔地对敌团部进行突袭;敌人团部直属队加上警卫部队还有不少于二百人。命步兵班下马寻找掩体,阻断敌团部向前沿阵地支援;命虎子和喜来掩护四排长、春望为首的七人骑兵班,摧毁敌迫击炮阵地,并从背后攻击敌机枪副阵地。因敌人两个重火力阵地和迫击炮阵地互为犄角之势,自己带三个苗家枪手向敌机枪主阵地侧翼偷袭。

天已近黄昏,敌人无心恋战。而红军激励和掩护着部队的两个重火力阵地在遭到敌人的连续炮击后,死伤惨重。红军仅有的十三发炮弹早已经打完,眼看敌人的机枪子弹在红军阵地前犁出条条弹痕,红军又一次被打趴在了三坡上、沟坎里;不光支援的敌一营,连处在中间的敌二营都脱出了战斗,三营也撕开了道口子,敌人已经蜂拥而出。但是,虎子和喜来已经趁暮色苍茫潜近了敌人迫击炮阵地。。。。。。

四排长和春望发动了进攻,七骑快马转过山坳处,被敌团部的哨兵发现,可还没有举起枪来就被苗家猎人打死;几挺布置在团部两侧的机枪也同时被苗家步兵封死,敌团部的人眼睁睁的看着红军铁骑冲出了射程。敌炮兵阵地的人回头看时,七骑快马卷起一溜黄沙,已经快到了。

敌炮兵大惊,忙乱的想用老套筒狙击时,被虎子和喜来各打死两个,第五个又被虎子所伤后,四排长和春望的两支冲锋枪已经以横扫千军之势、成扇面覆盖了整个炮兵阵地。敌炮兵阵地没有什么防御能力,被狂飙一样卷上来的“龙”们所杀。

敌机枪副阵地的人刚来得及调转枪口进行火力阻断,但虎子和喜来的单兵技术精湛,早抢进有效距离狙杀了两个轻机枪手。而四排长和春望见敌人组织不起连续的火力狙击,竟然打马向敌两翼发起了冲击。有主阵地的机枪想侧翼支援,紧随其后的铁英又如何肯让了,他一枪打死敌人,见四排长和春望处在敌两个机枪阵地的开阔地带间,命两个苗家枪手掩护,自己在没有多少植被的黄土坡坎间直向敌阵地扑去。

铁英出击,“龙”命两人随四排长向敌副阵地冲击,兜转马头率两骑随铁英直扑敌主阵地。

红军骑兵突然出现,并从背后向自己的部队实施突击,敌团长大惊。现在整个战场犹如一条拉满弓的弦,随便哪方再出奇兵都将是压死骆驼那最后一根稻草,何


状态提示:321.第一章 铁血 【六】 决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