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战神之战>第二章 东征 【三十六】 混战

徒步就是没有汽车可乘,武器装备还得一样不少,等敌三团千辛万苦翻过被两座驼峰填平、前后达四、五十米的乱石山岗,前进不到几百米就接师部一团被摧垮的消息,并被命令部队回守骆驼关,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红军;七师并在骆驼关一带建立前进指挥部,挥特务营、师直属即保安大队等后续增援,前进指挥部统一指挥从阳平渡口、鬼撞墙溃退下来的残兵,意欲在骆驼关一带与红军决战。

敌师长应变不可谓不快,堵住了骆驼关仍然可以把红军压制在云雾山一带狭窄山区里,站不住脚。敌三团长把主力集结在了现在已经成了山坡、仍在冒着硝烟的骆驼关乱石岗上,但忽略了建立一个或两个前进阵地,不过这也不怪他,他在之前也大概听说过红军的主将是个擅于迂回和速度不慢的人,就自己的三个营除掉预备队后也实在是不敢延长狙击线,只想收集溃兵后布置一条从山脚到山顶的一个梯次性狙击阵地,却万不料红军会脚跟脚甚至和溃兵混在一起就下来了。

谁也没有在黑灯瞎火的晚上进行过大规模的作战,三团刚退回关上就听见红军追击溃兵的枪声逐渐迫近,但看见黑暗中出现涌动和模糊不清的人影、团长意识到危险后想在大路上增添照明时,第一拨溃兵就已经到了。

团长抓住一个连长模样的人,这人却是从阳平渡口溃败下来的 ,对红军有多少人、离得有多远都一问三不知。团长命特务连沿公路前出,尽量多的设置火把后放过前面没有和红军接触的人上山;阻住和共军接触的后续部队并就地阻敌。

但一个督战连就阻得住已成决堤之势的溃兵吗?就是阻住了要想立时就建立防御工事也根本不可能;估计就是师长来了也不行,何况师部才成立的前进指挥部还在路上;现在就是现代化的汽车也不一定快得过逃命的脚步,又何况后面还有速度很快的红军呢。

特务连要执行命令,溃兵要逃命,其中比连长级别高得多的又大有人在,不消片刻就在被炸毁的山脚下混乱得一塌糊涂。等特务连看见并确认红军的身影时,红军已经离他们只有十几米距离了,中间还混杂着自己人,谁敢?谁来得及开枪?被红军特战大队如狼似虎的扑入。

想陪护铁英的肖排长被命杀入敌人堆后,铁英身边只有“板”一个人;特战大队五十几个人和敌特务连混战,铁英不慌,就是一时半会杀不光敌人,敌人也休想凭人多势众吃掉虎子们——毕竟肉搏战是这些人的拿手好戏;而道路只有这么点宽,敌人也休想脱出红军的纠缠后开枪,真要了结这一混乱的状况,只怕要等两方的增援部队到达并有一方绝对控制了战场主动权而或降或战死。

特战大队陆续偷渡成功后,军团参谋部包括政委都建议偷渡第二突击队,但军团长不允:“特战队要取得成功就是一个隐蔽性和一个‘奇’字,也只有雌伏而动、釜底抽薪才能达到奇效,故可一而不可二;第二突击队随主攻团第二梯队出发,上岸后应毫无旁骛的直插鬼撞墙”。

第二突击队在特战队还没有渡河前就已经选拔集结完毕,但军团长怕第二轮偷渡出事,从而连特战队的前期努力都功亏一篑,那么红军就休说打过黄河去、什么大力筹款、大力扩红就只是总部一厢情愿的梦想了;一旦调不回在陕北的晋绥军四个旅,说不定在国民党中央军几十个师到达陕北后,红军就只有策划第二次长征了。所以军团长宁可把军团的全部精英拼光也不肯再冒一次破釜沉舟式的险,但要第二突击队在总攻发起后第一时间前扑鬼撞墙、增援特战队。该队由两百另五人组成,由全军团各团的侦察精英组成,队长是四团侦察科长;他们的任务是和特战队会合并归特战队指挥,所以编制的两个连也被编成三连和四连。红军总攻开始后,最先到达鬼撞墙地段就是军团第二突击大队;这些人虽然没有特战大队的人厉害,但也几乎全是老红军和战斗英雄,也是个顶个的好手,武器也差不多把军团捣腾光了;一路撵着敌人屁股打下来,到了鬼撞墙也正是特战队最要命的时候,也整整比敌人估计的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不长,但在瞬息万变的战争状态下却可能是决定整场战役胜利的重要砝码。所以军号一响对本来就算计着时间的敌人就不啻于敲响了丧钟,还在勉强攻山的敌人瞬间瓦解,随溃兵们一同溃败了下去。时铁英昏迷,科长想也没有想就命第二突击队追歼敌人。

特战队突入敌特务连勉强算做阵地的道路两侧,紧跟着上来的四团万科长命一个班的队员保护铁英,率二队主力也想和敌溃兵或特务连厮杀,铁英命:“不与纠缠,突击主峰。”

铁英身边已经没有人,万科长要留人他也不拒绝,但随即就命这些人向见了大路战乱而向两侧高地爬坡溃散的敌人开枪;这些从两侧上山逃命的人一旦见了脱离危险必定反戈一击,那么红军先遣部队就最少两面受敌:攻不上骆驼关;好在铁英和“板”两人的枪法精准又奇快,几轮快枪后就打得从右翼上山的人想不起还有回头一战的机会,仍然是连滚带爬的遁入了山脊中;而第二突击大队也脚跟脚的随正面的敌人迫上了半山腰。

骆驼关两座驼峰被爆破组炸塌堵塞了阳平路并堆积起了和坍塌后的两座驼峰差不多高的乱石堆,起码有一百米高,恰好形成一个绝佳的狙击阵


状态提示:第二章 东征 【三十六】 混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