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栗世杰这次来乡里的目的是求援!
自从那次和王元平夜话之后,他和栗军动了心。找到村里干部一商量,决定先调研调研看看。一是要看产需求量到底多大,二是要看建这个厂需要多少钱。三是要看哪里能找到工厂的技术人员。在征得村里大部分党员干部的同意后。
他和栗军跑了多个地方调研、取经。调研的接过使他们信心大增,大阳周围的五六个乡镇区域内竟然没有一家这样的厂,老百姓建房子都是到海崖的国营县建材厂去买。
如果大阳砖瓦厂能够建成,仅仅周围的民房建设就够他们生产的!据测算,投资建这么个厂三年差不多就可以收回成本。也就坚定了建砖瓦厂的决心。
可是建厂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两个问题难住了他们。先说钱,栗山村穷得叮当响,别说建工厂,就是吃顿饭都不敢去饭店,哪里淘换这么多钱。再说技术,本村乃至周围的村子他们打听遍了,想找个搞砖瓦的技术人员比登天还难!
两人调研回到村里召开了党员干部会议,把调研结果在会上提了出来。希望能够有人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可连开了两天,众人还是大眼瞪小眼。没有任何办法。
栗军开始有些动摇了,对老支书说要不咱们就算了。老支书说不能算,为了栗山村老少爷们,我们不能算。前些年其实我就想着搞工业致富,可是政策不允许啊,好不容易政策允许了,我们却东一头西一头又找不到好的出路。
眼看着人家别的村都渐渐富起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路,哪能说不干就不干了。想办法,我寻思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我们去乡里看看让领导们帮忙解决。
再说我也有些想王秘书了,这个小孩真不错,脑瓜灵活有主意。上次要不是他和咱们聊天说起砖瓦厂,恐怕咱们到现在还在瞎转悠。等过两天有工夫了,我去看看他。
栗军知道老支书这样说,绝不是为了去找王元平聊天这么简单。他一定有什么事情要找他。
老支书找王元平是为了他二叔王可成。不知道他从哪里打听到王元平的二叔王可成就在县建材厂工作。他十八岁进厂从底层干起一直干到车间主任,建材厂的制瓦制砖机械、工艺流程和技术基本都读透了,对于砖瓦行业是个通才。
老支书想通过王元平搭上王可成这条线,如果能把这个人请过来更好,要是过不来那怕来当技术顾问也行。只要这个人请过来了,砖瓦厂的建厂技术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做通王可成的工作,这个恐怕只能王元平帮忙了。
至于资金的问题恐怕只有求助书记和乡长了。
老支书和栗军在水利站接到王元平电话不敢怠慢,跟随着王元平赶到吴明德办公室。老支书进来的时候,吴明德正在打电话。见他进来,热情的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请他坐下。对于老支书这样的老革命,吴明德还是从心里尊重。他陪着老支书一起坐到沙发上,端起王元平泡好的茶递给老支书,笑着说:“老支书,栗军。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栗军看了看老支书,但见他不紧不慢。吹了吹茶叶末,慢慢的呷了一小口道:“书记,开完会我俩没有走,等着向您汇报一下工作”。
吴明德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眼睛却一直看着老支书,等着他的下。
老支书道:“其他的工作年前都向你汇报过,我就不废话了。今天来是这么回事“。
他把准备建砖瓦厂的计划和调研的情况合盘托出,详细的汇报给吴明德。
吴明德听完后,拿着本和笔思考了一阵。抬头扫了一眼老支书和栗军。说:“这个事你们调研的很细致,听起来也确实有些道理。有没有详细的书面报告或者计划书”?
老支书和栗军一听都愣了,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他两人从有了这个想法开始。满腔热情跑东跑西摸情况、搞调研和组织讨论,但就是没有想到要弄个报告或者计划。现在吴明德跟他们要,他们哪能拿出来,只能大眼瞪小眼。停了一会,栗军说:“书...记,我们没弄计划书......”。
吴明德眉毛一挑:“什么,没弄计划书”?
老支书急忙接话道:“书记,不是没弄,是没来得及弄。我们这不是先过来跟你汇报一下,看这个事情可行不可行。然后再去弄计划书嘛”。
吴明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道:“嗯,这样也好。但这个事不是个小事,投资这么多。一旦有个闪失,不但栗山,就是乡里也无法承受。所以,到底能不能行,我觉得你们还要会同经管、财政和土地所等部门论证一下。这事不能拍脑袋,你们的意见哪”。
书记都这么说了,老支书和栗军就不可能再有意见。
老支书和栗军从吴明德办公室出来后,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老支书让栗军先行一步,去乡里的小饭馆定几个菜。他一会儿会叫着王元平一起去。栗军走了以后,老支书进了党政办。王元平见是他,客气的让他坐起身倒水,老支书让他别忙了。问他下班时有没有事,王元平说应该没事。老支书说我等你,下班咱们一起喝酒去。
王元平下班后到书记办公室,见吴明德办公室铁将军把门。知道书记出去了便放心应约来到政府大院附近的一个叫鸿运饭店的小餐馆。
鸿运餐馆的包间里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