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碧游宫老中医>第1章 太素第一针

“……今天问过师兄,他告诉我:天去地者,九万里有余,可比长安远得多啦”

“这九万之数也不一定,从未听说有人从天上来,又是如何量的脚程……哎,要轻点,甘草这部分也可入药。”

说着话的两名女童穿行在繁盛的草木之间,有些植株的花簇甚而垂垂挂在头顶,高一人有余,女童身形未长,身上的玄墨色衣饰几乎没于其中。时不时顿下脚步,俯身择出药草,两人皆背着岐黄篓,想是修习神农之术的杏林弟子。

这年纪的孩子玩心正重,方才细说天地之距的女童踮着脚原地转了个小圈,衣角碰落未晞的晨露,“混沌未开,本无天地之分。盘古开天之后,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于其中,万八千岁,日长一丈——这就是九万里啦。”她伸手比了比,又把药草放入篓中,声音因思绪飞远而变得极轻,“开天之后,盘古力竭而死,身化万物,方有日月河山。也不知道我们万花谷,是由何处而化……”

两人沿小径往落星湖行去,已准备归去了,余有一两句对话滚落叶尖。

“……都是神异之说……”

“……不过师兄这些书里记的事儿倒也怪有意思的,下次借来看。”

“今日的功课还没做呢……”

……

那是匿于秦岭崇山之中的一处深谷。

隆冬,大雪封山数日,初晴。

谷中依旧温暖如春,循云锦之台旁缠绕的流云而下,便可俯瞰落星湖与其周四时不谢的繁密花海。旧传“万花晴昼海,南疆五毒潭。”所述便是此地。

往溯开元天宝之间,万花谷是江湖上第一风雅之地。

然而揽星潭心的拟星台之上,窥算天机的黄道仪静默转动,日影寸长复寸短,时逐飞光而去。

时唐元和八年,岁至癸巳。

——距天下兵燹,万花封谷,已数十载。盛名本就是一时,皆作fēng_liú云散,桃源仙境,避不过风雨,同样也难挽留人间白头。

花海尽处的生死树下,有人趺坐终日,此时吐出了胸臆中最后一口气息。

谷外积雪在青石壁上融作泉流,潺潺而过,恍惚间他溯流而下,至揽星潭,遥遥看到静默而立的天机阁。有光与影转过,他心念微动,竟如胁生双翼,纵身循其而上,停在黄道仪边。

日光缓缓转过一格又过一格,他看着,浑然忘却物我。

有玉磬之声自三星望月传来,三声长,一声短,再两声长,回荡于谷中。此为丧音,有谷中二代弘道弟子殁。

他滞于原地,那玉磬撞入耳中,如鸣洪钟大吕,使人神魂激荡,空间、时间,恍惚都被敲碎不复存在了——是了,他已经死了。

这是大唐年间诸般物事留于他神魂之中的最后一点记忆。

……

他从未想过,会真的回到洪荒之初,去面证一番哄孩子的开天故事是真是假。即便是往年游学纯阳宫,多阅道家典籍,不信的还是不信。

这根本是世界观的问题。

当然,要他真的意识到现在身之所处,还需一段时日。

但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人稳固近百年的世界观,分分钟就给碎一地。

——时间拨转回洪荒之初,太古开天结束之时。

盘古之身陨,本就是定数。

天地初分,太古迄始,是盘古劈开混沌。而此时天地间寂静空无,并无其余开启灵智的生物,鸿蒙混沌之中尚有三千天魔争斗不休,然而太古之中,唯有日生夜长的盘古独对其头顶的天,脚下的地。

大道之下,不容其余灵识之物。

待天与地彻底分离,便是大道转衍至天道,盘古死去,身化万物之时——即使盘古亲眼看头顶的青天寸寸升高,也在推算之后,心甘情愿地叹一句,天意从来高难问。

这是死局,即使盘古不死不灭,其力足以证道,也无法超脱其外。

他能推算出脚下这片大地之后会繁衍孕育无数生灵——但不是现在,没有盘古之身所化万物,没有任何生灵能在旷野之中从无到有,壮大族类。

他能推算出这些生灵日后在天道之下会经历数次量劫,但现在万事皆是无用之功——即使天地之间已诞生了龙、凤、麒麟三族的始祖,第一次量劫的主角,现如今他们也依旧是大道之下无法开启灵智的生物。

正是盘古开天的一会元之后,天极高,地极厚,盘古顶天立地,身极长,化万物。

天去地者,九万里有余。

这巨人的最后一眼,遥遥看向祥云翻腾的天际,那里祖龙与始麒麟腾云飞起,元凤的清唳穿透重霄,长长的尾羽同云霞几乎化作一体,挟带一点灵光,划过天际。

灵光微渺如萤烛之光,若非盘古的目力,绝难看清。它在云间浮动无定,几乎要奄奄熄灭,盘古看过那点灵光,阖上了眼。

天道变数。

这个洪荒中央顶天立地的巨人,含一点忽遇意外之喜的笑,在天降的功德金光和仙乐祥云之中,身化亿万光点,又重新聚作万物,散落洪荒各处。

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毫发作周天星辰;血液作江川海流,骨骼为矿脉宝藏,血肉为沃野万里、草木离离;吐息为风云,汗泪为雨露,肚脐成了万里血海,鱼虾不兴,天地间的戾气皆聚于此,其名幽冥血海,洪荒诸般族类的魂魄死后亦将落于此,也就是后世的地府。而头颅四肢与脊梁,则为五岳与不周,作为天柱支撑在天地间。

这一幕


状态提示:第1章 太素第一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