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福望着重重的密不透风的霾幕,思绪飞的好远好远,思忖着,现今这个社会的压抑感,就如同这个重重的霾幕,扎实得这么密不透风的。霾幕外面的人,高高在上,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霾幕之内,连呼吸都很困难,恰似苟延残喘。
这样的新闻,这样的故事,徐大福的四十岁的人生,真的经历得太多,见识得不少。徐大福的内心深处,便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对底层群众的一种恻隐之心。
其实,徐大福自己,就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底层人士。但他认为,他自己是公务员,便有了公务员的架子和格调,便有了拯救这个世界于水深火热的行为取向。对普通的人,便多了一份了解的心思,温言自是必然,对任何底层的人,更是不可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始终保持着那一种农村人诚实善良的传统,自然而然地,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认为徐大福这个人随意,好接触,没有架子。
对于东方大国的女性来说,徐大福的这一品德,更倍受女人的青睐。徐大福并不清楚,大多数女人之所以愿意与他徐大福接触和交流,就是因为,徐大福的品性,让她们觉得真实可靠。
江雪莹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底层女孩,徐大福却误认为,江雪莹是白富美,而且一心想当白骨精。哪怕是江雪莹已经成了白富美,但她依然当不了白骨精,不具备那种做妖精的本领,她的心里,依然只有象徐大福这样的真诚可靠的男人,她不想挤入那个霾幕之外去。
徐大福更不明白,这一段时间,李婷婷的同学丁茶香为何老来找他,也是因为丁茶香这个女孩,老认为徐大福这个人可靠,而且认定,自己的这一辈子,徐大福一定会帮到她,她不愿意放弃一个有良心的人的即将到来的帮助。而且她更愿意感恩他的这一份即将到来的小小的帮助,而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心灵,去求得更高层级的人更大的帮助。她认为,获得徐大福的帮助会心安理得,而获得别人的帮助,会有压力,甚至是负罪感。
徐大福是一个没有定性的男人,理是一个没有定力的男人。他对女人的那一点儿小心思,一点都不了解。他连自己的侄女儿徐静宜的那一点儿小心思,也不了解。徐静宜为什么会对徐大福这个在临江市政府机关任职的亲叔叔如此的不感冒,就是因为,徐静宜觉得,她的这个叔叔,太过固执,太过传统,太过死板,至今都没有脱去他的农村人出身的影子。徐静宜更是不相信,她的叔叔,可以在她的事业和人生旅程上能够提供帮助,可以让她少受一份罪,少吃一份苦。她宁愿一个人去独闯自己的人生路,也不愿意受到叔叔的任何恩惠。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奋斗出一个样子给他徐大福看,没有了他徐大福的帮助,她徐静宜一样不会死,一样能走出她的光辉前程。徐大福是一个木讷的人,他至今还没有看到自己与侄女儿徐静宜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今天的徐大福,受了汪菲菲的刺激,在想到了江雪莹的同时,望着窗外满天的霾幕,却同时想到了丁茶香和徐静宜两个和江雪莹年龄相当都是90后的女孩来了。
江雪莹漂亮而且颇具气质,性感而不做作,是徐大福心中女神级别的小女孩,也许,江雪莹就是徐大福心中对女人评判的最高标准。徐大福的内心认为,象江雪莹这样的女人,自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一辈子也无福消受,因此他的内心,对江雪莹是敬而远之的。
而丁茶香,既漂亮又风骚,既有迷人的风姿,又有媚骨的绰约,是徐大福心中不敢随便接近的小女孩,也许,丁茶香是徐大福心中对女人评判的最低标准。徐大福的内心认定,丁茶香这样的女人,自己永远也不能去触及,这一辈子也不敢消受。因此他的内心,对丁茶香是拒而远之的。
而对自己的侄女儿徐静宜,他永远都不会认为,她是一个弱者。徐静宜在他徐大福面前,总是萌萌的感觉,象一个长不大的布娃娃,自是更多了一份完全没有必要的怜爱和守护。而这一份怜爱和守护,徐静宜认为,是多么的可笑和多余。
又临近国庆假期了,按照惯例,徐大福必须回老家看母亲一次。徐大福想着回到老家母亲问着徐静宜工作之事的样子,他就有点害怕起来,他都不知道,母亲宾桂花会怎么样就静宜的事来责怪他。此时的徐大福,望着看不到边际的雾霾,突然想对着天空大声地呼喊起徐静宜的名字。但徐大福无论如何作出努力,都喊不出来,徐大福的这一份心痛,无人能懂,在谁的面前,也不想说起。
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本的厚重而又颇有质感的书,徐大福并不清楚,他的侄女儿,同样是厚厚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一本书,他既不愿意翻开来读一读,也永远读不懂。
对于徐大福来说,江雪莹已经有点象恋人,很愿意而且很渴望去读她的那部书,而且愿意看到,她的人生的书的每一页,都写的很精彩。而对丁茶香,目前只是当作一个路人,她还不愿意去翻阅她的这一部书的任何一个章节,也不想知道,她的这一部书的章节里,到底有没有过属于她自己的精彩。而对待自己的侄女儿徐静宜的这一部书,已经是熟视而无睹,徐大福自已认为,徐静宜的这本书,每一章每一节,他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也没有读出多